logo

“劳动的暑假最快乐”系列报道② 劳动砺心智 实践促成长

劳动,作为生活的一门必修课,它带给孩子的独立、自信、自强都将是其一生的财富。今年9月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那么,如何利用这个假期开展家庭劳动教育,引导孩子正确理解劳动的意义,爱上劳动,让孩子逐步养成劳动的好习惯?其实,劳动的生活就是劳动教育,整理书桌、叠被子、洗碗筷、烹饪美食、养护植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孩子在家长的帮助下,用实际行动打造的劳动清单。

 图为朱星宇跟奶奶一起择菜

鼓励孩子动手

不断实践学技能

“星宇,来跟奶奶一起择四季豆了,今天咱们接着比赛,看看谁择得更好。”上午10时,奶奶毛冬梅把一早买来的四季豆放到厨房台面上,准备等着孙子一起来完成今天的择菜家务打卡积分。起初,朱星宇不能很好地完成掐头撕筋,总是一掐就断,择好的四季豆也是长短不齐,奶奶为了调动孙子的积极性,偶尔也会故意择得长短不一,逗得星宇咯咯笑。

即将幼升小的朱星宇,今年6周岁了,妈妈王艺云直言,孩子的动手能力相较于其他同龄孩子有些欠缺,源于小时候家长过于包办,为他做各种各样的事,导致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有些差。即便是现在,类似穿衣服、鞋子、袜子这些,还会撒娇让家人为他代劳。

“2个西红柿,3个鸡蛋。”住在九龙城市乐园的黄舒泽,一边念叨着需要的食材,一边准备着。清洗完西红柿,拿来切菜板,一一切成小块,拿碗打入3个鸡蛋,搅拌成糊状,这些都还算顺利,就是炒鸡蛋的过程中,火候掌握不好,险些把鸡蛋炒煳了,站在一旁指导的妈妈,随时准备帮忙救急。

“今天周末,正好我有时间,准备教他做两个简单的菜,一个西红柿炒鸡蛋,一个豆角炒肉。”黄舒泽的妈妈营艳说,因为是第一次做饭,孩子并不熟练,洗菜切菜总是把水洒得到处都是,但是为了鼓励孩子,她一直在提醒自己,这些一会儿都可以收拾,不能责怪孩子做得不好,让儿子对炒菜感兴趣、学会做菜最重要,不能因为一些细节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

一阵忙乱,黄舒泽在妈妈的辅助下,顺利完成了两道家常菜。“这个暑假,我一定要多学几道菜,你们等着品尝我的手艺。”饭桌上,黄舒泽第一次给父母夹上他炒的菜,满满的成就感。

反思包办家务

家长转变观念

“家中老人,包括我们自己,都想给孩子更多更好的东西,享受最快乐的童年,从来不让孩子做一点家务活。但是作为家长,我们似乎都没有重视孩子独立性的问题,总会想着长大了这些小事自然就会了。”朱星宇的妈妈王艺云说,今秋劳动课回归给了她当头一棒,对照教育部发布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才发现孩子欠缺的还很多。

为了有针对性地提升孩子的劳动能力,王艺云和家中老人商量,全家人一起出动,利用暑假,带着孩子一起学习。王艺云给孩子制定了一张家务学习阶段表,比如洗碗、择菜、洗菜、削水果等,为了鼓励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妈妈采取了打卡积分制,每个任务学习一周,累积5颗星,积满10颗星就可兑换一个小礼物。

2022年秋季开学后,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作为小学“四升五”的学生家长,徐继平表示,这一点她非常赞同,“因为现在很多父母反复教导孩子要好好学习,却从不教孩子如何好好生活,以及生活的一些实践技能,我们家娃就是一个典型的只会学习、其他什么都不会做的学习机器。”

徐继平说:“对照新课标的要求,我决定和孩子一起自查自纠,利用暑假时间,带孩子好好练练各项生活技能。”这个暑假,徐继平将着重带孩子学会收拾整理房间,让他自己收纳整理书桌、衣橱。

相信孩子能力

放手任其发挥

黄舒泽的妈妈营艳介绍,他们家是二孩家庭,哥哥黄舒泽开学后念初二,妹妹黄思娴开学后上一年级,因为夫妻俩平时工作都较忙,哥哥小升初时,把孩子送到了连云港华杰实验学校,寄宿一年来,孩子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

“每次回家,基本上都是身上穿的衣服需要洗,其他衣服自己在学校都洗了,很少会带回来给家人洗。返校前,会自己整理物品,将衣服、学习用品、小零食分类放好;缺少的学习用品会提前告诉我们,让我们提前准备好;在学校期间,自己的内衣袜子都会及时清洗。”营艳说,洗衣、收纳整理自己的房间这些,孩子基本都合格了,这个暑假,他们准备练练厨艺。

“切菜的时候,手往后放一放。”看着孩子用刀,营艳感叹,以前总是觉得孩子用刀具、用火这些危险,怕伤着孩子,但是现在孩子大了,从这次炒菜的过程来看,这些担心都是多余的,不过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是一种积累,需要家长耐心去引导。(袁春梅)

总值班: 吴弋 刘昆     编辑: 张艺雯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