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五月五,是端午。端午节是礼仪的传承,是文化的延续。一根根象征着吉祥的五彩绳,经过巧手的编织,缠绕在孩子的手腕上;一个个散发着药香的香囊,挂在身上、床前、车中;一艘艘色彩斑斓的龙舟,在水中快速穿行,感受百舸争流的快乐……无论吃粽子、门插艾还是形式多样的节日活动,端午民俗文化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
杨洁:撞蛋 儿时的趣事
“今年端午节,我们家仪式感满满。按照惯例,一家人吃了粽子,给儿子洗了艾草澡,穿上新衣,挂上香包。我们相约好朋友带着孩子看了一场精彩的龙舟赛。”杨洁说,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端午节对孩子们来说,也算是很平常的节日了。记忆中儿时的端午,最有趣的还属“撞蛋”游戏。
小时侯每年端午节,贴心的妈妈会给杨洁留几个熟鸡蛋,给她玩撞蛋游戏。杨洁会挑一个看上去比较结实的,带到学校和小伙伴玩撞蛋游戏。
杨洁笑着说:“当时还研究到底鸡蛋哪头最结实,因为鸡蛋是一头大一头小,大头煮熟会空一小块,一般撞的时候都会选择用小头去撞,这样获胜的几率更高一些。有些小伙伴还带来了鹅蛋,如果鸡蛋遇到鹅蛋真的是拿‘鸡蛋撞石头了’。”
如今的端午,杨洁还会照着习俗,给孩子玩撞蛋小游戏。(记者 张晶晶 )
邢妍:香囊 防病健体
“感谢大后方的关心,这精美的‘法治香囊’不仅驱蚊防感,还提醒我们一定要坚守岗位,筑牢疫情防控的钢铁防线。”端午节到来之际,赣榆区墩尚司法所志愿者来到高速G15墩尚收费站卡口,慰问坚守一线的疫情防控人员,将一个个玲珑饱满散发着纯净草药香,绣着“法治”“吉祥”等字样的香囊送到他们手上。
在端午佳节前,制作和佩戴香囊已成为我市普遍的民俗活动。除市民自发制作和佩戴外,各类端午民俗文化活动中也常常出现。“封口的时候,针脚要密一些,不然艾草会掉出来……”端午节当天,市图书馆组织开展了“虎虎生威 香满端阳——布老虎香囊手作”亲子活动。在非遗传承人邢妍的细致讲解和耐心指导下,学生和家长们穿针引线,纷纷开始布老虎香囊的制作体验,装艾草、缝闭口,每一个步骤都认真细致地完成,看着自己做成功的布老虎香囊,大家成就感满满。(记者 张晨晨 通讯员 徐洪绕 刘旭彤)
陈先生:射五毒 驱毒辟邪
“端午是个祈求安康的民俗节日,通过带着孩子参加‘霸王弓射五毒’等民俗活动,加强预防疾病的观念,寄托驱毒辟邪的美好愿望。”6月3日,在宿城枫树湾景区,市民陈先生和家人度过了一个开心的节日。
“民间认为,农历五月是‘五毒’(蝎、蛇、蜈蚣、壁虎、蟾蜍)出没之时,端午时便印画这五种毒物,用弓箭射击,提醒人们注意防范毒虫,注意身体健康。”民俗专家告诉陈先生,“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卫生防疫保健节’,古人过端午点雄黄、熏艾草、‘射五毒’等,都是为了预防疾病,表达无痛无灾的美好祝愿。”
传统的“射五毒”玩法用的是弓箭。现在除了弓箭,还有用飞镖、石子、弹弓等工具。在活动现场,不时发出“砰砰”击中“箭靶”的声音。“通过‘射五毒’,大家了解到了射礼的起源,射箭过程中所必备的姿态、礼仪、心力、修养等内容。”陈先生表示,丰富多彩的活态民俗体验,让孩子们可以在玩中学习,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和孩子还学习了古人所说的‘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反求诸己’等相关知识,陶冶了情操,拓宽了视野。”(记者 史卫平)
曹明旺:龙舟赛出精气神
“我们石梁河代表东海参赛的‘清涟队’‘石梁河队’分别获得农民组200米、500米第三名,大家伙都很开心,这些日子的辛苦也算没有白费。”市石梁河水库龙舟赛暨市第八届龙舟赛参赛队员曹明旺说道。
曹明旺是东海县石梁河镇贾庄村党支部书记,该村紧靠石梁河水库,他带领村里几名村民踊跃报名参加了龙舟赛,其本人也被选为石梁河镇龙舟船鼓手。
“我们石梁河的两支队伍是从5月7号开始训练的,大家每天吃住在集训现场,训练强度非常大。”曹明旺介绍,在大家心中,这场龙舟赛不仅是对传统民俗活动的传承,也是展示石梁河镇形象和精气神儿的舞台。“大家心往一处想,也都铆足了劲儿,就想在比赛中划出好成绩,呈现最好状态。”
6月3日正式比赛当天,石梁河镇的两支队伍最终在农民组200米、500米赛事中都获得了第三名。“龙舟竞技作为一种团队赛事,团队凝聚力是关键,参与这项运动年龄不是问题,名次也不重要,最重要的就是展现出团队精神,拼搏奋斗之美。”曹明旺说,赛场上顽强拼搏的石梁河龙舟队,离开赛场后,也一定会将团结、拼搏的精神带回各自工作岗位,影响着更多的人。(记者 肖婷婷 通讯员 傅本龙)
杨天童:插艾草 承载老街回忆
6月3日,民主路历史文化街区,商户门上都插着新鲜的艾草,上午8:30,百余名中小学生和家长参与了“欢度端午节,粽香商业街”活态民俗体验活动,近距离品味端午文化。
街区设置了旱地龙舟、插艾草、点雄黄酒、射五毒转盘、系五彩绳、捏非遗泥粽等精彩活动,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看端午,用自己的心感受民俗,用自己的手触摸非遗,在活动中传承端午民俗,增强文化自信。
“我们将系列活动第一站放在民主路历史文化街区,是因为老街作为主城区商贸的发源地,一直承载着港城市民对老新浦的回忆,我们用丰富多彩的民俗体验,展示老街老记忆、老街老故事、老街老味道,让孩子们可以在玩中学,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商业街营销部负责人杨天童表示。(记者 庄婷婷 通讯员 钱凡雪 邵沛源)
国潮+民俗 彰显传统文化
为推动文化旅游消费,提升市民假期游览体验,这个端午假期,港城多家商业综合体纷纷推出各色文旅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前去游玩。
端午节当天,在苏宁广场一楼中庭旁,一场别开生面的端午亲子DIY课程正在火热进行,家住海州区的王女士带着读二年级的女儿甜甜参与其中。“在动手的过程中,教给孩子变废为宝的思想更有意义。而边制作龙舟边和孩子讲述端午节的历史由来、风俗习惯,她也更能投入其中。”甜甜妈妈兴奋地说道。
应时的端午香包、蛋网、彩绳等传统手工艺品,琳琅满目的小吃和特色文创产品,精彩绝伦的文艺汇演,各式各样的游乐项目……在人头攒动的市区吾悦广场外场和一旁的商业街上,一场端午星光美食游乐嘉年华带给市民逛吃逛玩新体验,让大家在这场国潮盛会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记者 伏广进)
总值班: 吴弋 曹银生 编辑: 张艺雯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