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莫道春光难揽取,浮云过后艳阳天。 随着港城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全市经济发展“稳”的基础和大势持续巩固,稳字当头、稳中有进具备坚实支撑。 成绩来之不易。全市上下深化认识,坚定信心再出发。 发展时不我待。全市上下锚定目标,加压奋进勇担当。莫道春光难揽取,浮云过后艳阳天。 随着港城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全市经济发展“稳”的基础和大势持续巩固,稳字当头、稳中有进具备坚实支撑。 成绩来之不易。全市上下深化认识,坚定信心再出发。 发展时不我待。全市上下锚定目标,加压奋进勇担当。
产业经济“数动”升级
□ 周莹 连工信 贺成东 高原
昨日上午,市开发区康缘药业固体制剂车间里,一批批中药原辅料从前端进入,经过提取、精制变成一袋袋中药颗粒物从生产线上下线。
“前段时间,为了支持连云港和全国抗疫大局,我们车间一半的产能被分出去生产一线急需的抗疫药物。期间,部分产品出现供货紧张的情况。”康缘药业固定制剂工厂负责人张江艳介绍,为了进一步缓解供货压力,“五一”期间,康缘的车间没有停工,而是紧锣密鼓地加快生产,部分生产线甚至24小时不停产。
作为国内中药行业智能化标杆项目,康缘药业固体制剂车间通过原辅料、包材储存运输、制剂生产、成品入库等各个环节流程化、连续化、自动化、标准化作业,全面实现从中药原料提取、精制到制剂的全过程智能化管控,保障了产品质量。
如今在我市,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技术正在工业生产一线、重点项目建设中被广泛推广使用,成为当下全市上下抢进度、抢时间的重要“法宝”。市工信局三级调研员赵永生介绍,今年以来,我市企业加快了数字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让数字技术的最新成果成为企业应对市场挑战、加快满工满产的重要“利器”。同时加速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全力以赴赶进度。
在田湾核电站7、8号机组生产现场,笔者看到7号机组的核岛厂房已经高高耸立,施工人员在“五一”期间依旧在进行楼板、墙体分段施工,相关的辅助建筑已经初具雏形,大型吊机正紧张地作业。这一切都被智慧工地系统捕捉到。原来,田湾核电站利用5G技术,开发了“5G+智慧工地”应用场景,实现了对工地的精准管控。在该系统的运转下,所有工作人员都实现刷脸进出施工现场,有效地保障了工地安全和疫情防控。江苏核电工程建设处处长付名军介绍,该系统不仅可以实现人员的信息识别,还可以实现人员统计、人车定位、人员轨迹回放、现场施工情况全程监控及视频留存。同时还具有现场人员违章自动抓拍、手动抓拍,车辆超速告警、电子围栏闯入告警等功能,其应用可以更加安全精准管控项目现场。
文旅项目抢抓工期
□ 徐黎一 王三祥 刘东
阳光明媚五月天,满目葱茏尽妖娆。昨日,孔雀沟景区景点提升工程现场,20多个列入市、区级重点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加快推进。
九龙栈道至糯米花阁游步道工程,全长320米,是孔雀沟景区景点提升工程的重点之一。“假期里我们每天组织50名施工人员,白天晚上轮流转,加班加点抢工时、赶工期。”项目现场负责人徐善春介绍,该游步道工程从4月下旬开工以来,仅用十多天的时间就完成了260米路面石块铺装,完成了工程量的80%。在孔雀沟灵芝种植基地,计划新建的8个大棚正在运进钢管材料,近20000个灵芝菌种经过烘蒸、消毒、接菌等工序,已全部完成前期准备工作。“今年计划扩大灵芝种植面积50亩,8个大棚将在5月上旬安装完毕,预计中旬将进入菌木移栽阶段。”孔雀湖茶场总经理王习国介绍。
据了解,孔雀沟景区将以创建4A级旅游景区为抓手,围绕“森林康养”主题定位,统筹推进景点改造提升、游步道修缮、标识标牌等内容建设,实现景区全面提档升级;并将大力发展特色林业产业和林下经济,打造新亮点。提升工程完成后,孔雀沟将以崭新面貌与广大游客见面。
节日期间,位于花果山景区内的综合提升项目也马不停蹄地稳步推进。在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进行景观园林的布设,泳池模板安装和休闲区吊顶基层制作;室内,工人们正在进行新风管道安装、内墙粉刷等工作。“假日期间,我们严格按照疫情防控有关要求,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加班加点施工。”现场施工负责人张志刚说,“下一步,我们将加快进度,完成内廊钢结构安装、台地地形整形和其他零星铺装工作,一期工程预计在国庆节前完成。”
花果山综合提升项目既是持续擦亮花果山5A级景区金字招牌的长期动作,也是为大花果山景区全域添彩的实际行动。项目包括南天门景点及服务点改造和高老庄片区综合提升改造。建成后将以“森呼吸禅生活健康行”为核心体验,在传统文化中融入潮流元素,综合考虑赏景、养生、团建等旅游服务,打造引爆流量的网红景点,为八方游客带来耳目一新的观光体验。
“一带一路”强支点建设行稳致远
□ 王文 杨开林
5月1日,从徐州铜山站发往连云港港的3个40英尺、装载机械设备的集装箱,搭载太仓海运“新太平”班轮,从新东方集装箱码头驶向日本博多,标志着“徐州—连云港—日本”海铁联运顺利首发。在物流复苏的关键时期,这条航线的畅通,充分彰显了我市“双向开放、海陆枢纽”的特色优势,为聚力共建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添彩。
“五一”假期,我市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强支点建设的亮点不止这一处。5月3日,随着海洋联盟重要成员达飞轮船有限公司旗下的“香港桥”轮靠泊新东方国际货柜码头,达飞轮船新开的韩国线在连云港成功首航。在国际疫情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此次外贸航线产品的增补,对连云港港持续提升“保畅保通”工作、服务对外贸易具有重要的意义,进一步巩固了连云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领跑地位。
今年以来,我市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巩固互联互通合作基础,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扎牢风险防控网络,努力实现更高合作水平、更高投入效益、更高供给质量、更高发展韧性,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根据《十四五“一带一路”强支点建设规划》,我市正重点建设“三区一枢纽”,即打造亚欧重要国际交通枢纽、构建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一带一路”综合改革开放试验区以及打造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引领区。
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市在外投资项目不断增多、规模持续扩大、领域更加广阔,新加坡、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孟加拉国等国成为“一带一路”投资的热点区域,涉及商品批发、仓储、商务服务、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等行业领域,为当地提供了众多的就业岗位和优质服务。霍尔果斯—东门经济特区被纳入江苏沿海发展规划,将建设更高能级的国际合作平台。
据悉,预计到2025年,我市亚欧重要国际交通枢纽初步建成,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初步形成以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连云港片区为引领、全市“全域自贸”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建设成为具有较高国际知名度的现代化新港城。
招商引资精准发力
□ 王怀诗 王雅萱
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是城市发展的“生命线”,近段时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我市招商条线主动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洽谈和签约,确保招商引资“不断档”。“五一”假期,各级招商人员更是放弃休息,积极抢抓假日招商的有利时机,为下一步的招商引资及项目建设做好准备。
“摩尔城商业综合体项目刚刚签约,就被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推进节奏。为了最大限度保障项目推进,我们本着‘服务企业不掉线’的理念,假日期间主动对接江苏尚荣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和香港摩尔城股份有限公司,询问项目进展情况,并为项目提供必要的服务。在此基础上,我们也利用常年招商积累的相关资源,对该项目进行大力推介。目前,该项目正进行整体的空间设计,开展相应的市场调研。”海州区新海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
着力做好项目招引服务的不仅是新海街道,“五一”期间,海州区各个招商责任单位几乎都在通过线上视频交流进行项目推介和洽谈。
“针对疫情期间招商‘走不出去’的困境,我们不断加强线上招商力度,强化线上宣传、屏上对接,依托微信、QQ、电话、邮件等现代通信手段,加强对在手企业、异地商会和在外人士联系,挖掘项目有效信息。截至目前,收集项目信息150多条,新增对接项目60多个。”海州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虽然招商不见面,但是服务却不会停歇。面对疫情的“阻隔”,海州区还成立了无线服务先锋队,积极利用网上联络方式与企业主动对接,了解他们的困难与诉求,指导企业用好用足金融、税收、就业等各类帮扶解困政策,为企业提供领办、代办等专业化、精准化的不见面服务,坚定企业投资信心,拓展项目合作空间。
“通过线上沟通的形式,我们把招商宣传片、投资指南、重点对外招商资源等资料推送给客商,主动对接洽谈,与之前相比,交流的频次更高了,关系也更亲近了,这也为后续合作的达成奠定了基础。”海州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民生工程提升颜值
□ 李耀华 马军
5月3日6时许,一辆满载苗木的大货车刚刚抵达海州海宁桥附近,就有众多施工人员前来接应。在大型机械辅助下,上万丛灌木和数千平方米草皮悉数卸载。引导车随后引领大货车车主踏上了归途,一旁的绿化工人则开始忙于河滨路小游园苗木栽植。当日,数百名工人在海宁园和郁洲路同步施工,以提升这座城市的园林景观颜值。
在河滨路小游园南入口,邻近公厕附近此前已栽植了大小乔木,施工人员在其北侧空地上忙于铺草坪,另一批工人则忙于栽植红叶石楠和金森女贞。周师傅来自海州区新坝镇小荡村,他和工友们不到6时就来到施工现场。由于此处土壤墒情较好,各种灌木色块栽植十分顺利,又因不同的地块微地形整理各具特色,栽满红色、绿色及金黄色灌木的小绿地单元都显得格外养眼。
“应对偏高的气温和高蒸发量,施工人员头一天晚上对小游园宜绿地块喷水。要不,哪里会有这么好的墒情?”小游园项目现场负责人厉富雷说,“为了及早完成小游园项目,海州绿化管理养护一处已提前做足了文章。”游园基础部分施工就不用说了,场地使用的苗木都是从外地引进的。出于疫情防控需要,厉富雷每天凌晨5点就到高速公路路口接货,引导进场,卸载苗木,然后继续各种对接忙碌。
历经40余年风风雨雨,南小区海宁园景观已出现明显退化,此次施工人员不仅重新布置了草坪和灌木色块,还整修了园路和其他辅助设施。截至目前,海宁园已完成维修加固及粉刷围墙260米,刷新墙面1520平方米,增设健身广场1处,并完成路面硬化及原有路面出新维修630平方米。园内还新增红叶石楠2000株、金森女贞1000株、鸢尾2000株和彩叶美人蕉1000株,并增加了南天竹、爬墙梅、法国冬青和桂花等。郁洲路与朝阳路交叉路3个小游园总计1500平方米,此次改造中着重增加了花境等特色景观。
“这几天气温越来越高,所有在建绿地的苗木栽植必须在一周内完成。”厉富雷黝黑的脸上显出满满的责任感,“否则,新栽苗木成活率就会降低,其园林景观效果自然也会打折了。”
乡村振兴全面推进
□ 王文 夏兴俭 殷开军
进入5月,随着气温升高,小麦相继进入扬花期。5月2日,灌云县农业农村局派出4个服务组,分头下乡指导以赤霉病为主的穗期病虫害防治工作。“我们印发了两份通知,要求各镇街切实加强小麦赤霉病的防控技术宣传,通过悬挂条幅、发放技术明白纸、广播等形式,把技术送到田头。”灌云县农技推广中心主任伏广成介绍,今年预计小麦赤霉病呈偏重流行趋势,在防治上要确保第一次用药全覆盖,力争做到“见花打药、扬花一块、用药一块”。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极端灾害天气和国际农产品市场波动呈现加剧态势,稳定农业基本盘显得尤其重要,这也是做好乡村振兴工作的基本要义。“五一”小长假期间,各地毫不放松抓好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扩大大豆和油料生产、保障猪肉和蔬菜等农副产品供给安全等工作,把粮食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产业来抓实抓好。
在灌南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现场观摩会正在各乡镇积极开展。灌南县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韩林介绍,今年全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3500亩,主要分布在百禄、新集等地,并准备建立千亩示范片1个,百亩攻关方2个,以点带面示范种植,提高技术应用水平,推动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成熟化、本地化,实现“玉米不减产、增收一季豆”的目标。
当前是抢抓农业生产、起步加劲的大好时机。今年以来,我市坚持以稳定产能和建好农田为重点,全面抓好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各地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稳面积、稳产量,统筹推进“米袋子”“油瓶子”“菜篮子”生产,坚决筑牢“三农”压舱石。
连日来,各县区结合5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落实,鼓励扩大大豆和油料生产,帮助农民解决好种子、技术等问题,确保打赢夏季粮油丰收第一仗,为全年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奠定坚实基础。加快建设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吨良田”,加强重大水利工程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推进灌区现代化改造。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打通物流运输和配送的堵点断点,落实好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确保产得出、运得走,调得进、供得上,有力促进供应链产业链稳定畅通。
(记者 王健民 摄)
总值班: 吴弋 刘昆 编辑: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