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随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港城各行各业有序复工复产,在确保严格遵守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道路上快递小哥忙碌奔波,饭店堂食有序开放,商场超市人头攒动……城市的“烟火气”越来越浓。
33家快递企业陆续有序复工
昨日,在海州区一快递网点门口,几位市民戴着口罩、保持一米线距离,有序排队等待寄件和取件。几分钟后,市民王女士顺利取回3个快件。她告诉记者,之前因为受到疫情影响,这几个快件已经滞留在网点20多天了,如今终于收到了,心情无比激动。“感觉能够正常收快件,才是正常生活该有的样子。”王女士开心地说。
在市区一快递网点,市民有序排队取件
同王女士一样,这两天不少市民都发现,网购的物品可以发货了,手机里的快递动态终于动起来了,送货速度也渐渐恢复正常。昨日,记者从海州区绿园路附近一快递网点了解到,4月13日,该网点正式复工,每天除了要处理新来的快件,还要忙着投递之前积压在网点的数百件快件,工作量很大。
昨日,记者在市申通快递有限公司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对满载快递包裹的车辆外部、驾驶室等逐一进行喷洒消毒。这部分消毒完毕后,后车门打开,再对车厢内部进行消毒。随后,快递包裹被放上传送带,接受“六面”全方位消毒,穿着防护服的分拣人员才开始对其进行分拣整理,一切看上去井然有序。
市申通快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滕盼盼告诉记者,截至目前,海州区40多个申通快递网点中,约有90%符合复工条件,该公司复工当天的投递量大约是平时的40%。
市邮政管理局市场监管处负责人张杰介绍,目前,我市33家快递企业陆续有序复工,但受到部分城市疫情等不可抗拒因素的影响,最近几天,进出港件总量大约是平时的50%,预计再过一段时间,才会恢复往日水平。
张杰提醒,眼下仍要重视疫情防控,为了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快递公司会尽量采取无接触派送,降低风险。客户到网点寄件严格落实亮码、测温、一米线等要求。市民收寄件时最好避开高峰期,避免人员扎堆。在收快件时,最好佩戴一次性手套接收和开拆。对快件时效稍慢的情况,请多一份理解和包容。(□ 徐誉宁)
车轮滚滚 为城市带来活力
公交、出租车复工以后,车轮滚滚、人员流动,给城市带来了喧嚣,也带来了活力。
昨天天还没亮,市交通控股集团权属公交集团B12路驾驶员史志刚就兴冲冲地来到海州客运站,忙碌着发班前的准备工作。4月14日,是B12、B13等线路复班第一天,也是史志刚停工后上班的第一天。在海州客运站院内,驾驶员和车都井然有序地排着队,人量体温、查两码,车消毒、安检,人车都“过关”才能上路运营。
驾驶员在认真验看乘客的健康码和行程卡
因为是第一天复班,沿途站点乘客还不是很多,史志刚热情地和乘客打着招呼,也一丝不苟地逐个验看两码、测量体温。史志刚说,所有的流程公司都提前进行了培训。笔者看到,老年免费卡、爱心卡、学生卡等有了健康码查验功能,乘客刷卡时,系统将自动核验持卡人的健康码状态,大大方便了没有或者不会用智能手机的学生、老年人等群体,也减轻了驾驶员的负担,提高了公交的运行效率。
昨天是出租车复工的第二天,在市交通控股集团汽服公司出租汽车事业部院内,还有不少出租车在等候检验复工。“雷锋的士”队员王云云早早来到了现场,她说:“早就盼着上班这一天了,手里握着久违的方向盘,心里美滋滋的!”
市交通控股集团出租汽车事业部副经理韩东锦告诉笔者,每位驾驶员在恢复运营前必须持绿码、做核酸检测、接种新冠疫苗并通过公司组织线上防疫知识培训。目前,已经有800多辆出租车投入运营。
笔者在连云港火车站出租车消毒点位看到,有出租车在这里进行消毒,驾驶员测量体温,严格执行“一客一消毒”。这样的消毒点,在市区共有5处,为驾驶员提供了方便,也为市民乘坐出租车提供了更细致的安全保障。(□ 黄威 葛刘园 卢杨 路双)
景区公园游人逐渐增多
随着我市进入常态化防疫阶段,公园以及全市各级景区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陆续开门迎客,很多市民亦纷纷沐浴着和煦的阳光走出家门,感受春天的美好。
“请打开‘我的连云港’,用大圣码扫码,只有绿码才能进园游览,现在疫情防控这根弦不能放松呀!”昨天上午,苍梧绿园入口处,不少市民戴着口罩,按照工作人员提示扫码并出示绿码后有序入园。园内,有老人在悠闲且专注地打着太极拳,有孩子在激动又小心地放着风筝,还有年轻人举着手机将自己和盛开的海棠合影。
公园内,市民正在踏青
在锦屏镇的体育公园停车场里,笔者看到,即使不是周末,这里停放的私家车也有二三十辆,公园入口处,大家都按照工作人员要求用手机扫“康行海州”并出示行程卡后方才入园停车。园内,不论是散步、踏青的游客还是玩滑滑梯的孩子都戴着口罩,不过这丝毫没有影响大家游玩的兴致。正在一处青黄相间的草坪上搭帐篷的市民张女士告诉笔者:“孩子就快复课了,趁着今天天气晴好,我们带他俩出来踏踏青,放松一下。”
各个景区内也不乏游客的身影。桃花涧景区门口,七八位身穿五彩戏服的老人正摆着不同的造型准备留影,这时,数名身穿骑行服的市民也来到景区门口,并自告奋勇地当起了她们的义务摄影师;景区入口处,数名身穿马甲的工作人员一边查看游客的行程卡,一边检票。
在花果山景区,游客中心附近的“红地毯”颇为醒目。据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防止游客在查验大圣码时聚集,花果山景区联系相关单位制作集大圣码、一米线等标识于一体的“红地毯”,游客可以在排队时直接用手机扫红毯上的大圣码,节省了查验、排队时间。据了解,花果山景区自4月1日恢复开放以来,不仅严格落实公共场所、重点场所各项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还采取“预约、限量、错峰”的游览管理制度,严格按照防疫要求,对进入景区的游客实行“四个必须”,即必须实名购票,必须佩戴口罩,必须测量体温,必须查验行程卡、健康码,只有佩戴好口罩、体温低于37.3摄氏度,行程卡、健康码绿码且无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人员方可进入,全面筑牢疫情防控线。
商场零售业人气渐渐回暖
“商业广场都开门了,不少街头服装店也恢复营业了,我感觉越来越热闹了。”昨日,市民周芬和闺蜜在市区逛街购物,心情非常愉悦,手里提着好几个购物袋。随着我市疫情防控转入常态化,商业零售业态的人气渐渐回暖,市民开始走出家门,享受美好生活时光。
吾悦广场有不少市民在逛街
“请戴好口罩、扫描大圣码、保持安全距离,谢谢配合。”昨天,吾悦广场的进口处,工作人员提醒每一个进入商场的市民。许先生和家人来逛商场,他说:“好久没有出门了,正好今天休息,就带着家人一起来逛逛,看看有没有想买的衣服和鞋子。”笔者看到,吾悦广场有不少店铺都开门营业了,里面有顾客在挑选物品,营业员热情地介绍自家的产品。
小区外面的沿街商铺是不少市民喜欢光顾的地方,这些商铺贴近小区居民,烟火气相对更浓。市民陈海霞在通灌南路附近开了一家服装店,自从恢复营业以来,每天都有不少老顾客来逛逛,看看有没有适合自己的衣服。“我们向社区申请复工复产,报备相关材料后,经过批准才开门营业,每个进来的顾客都要戴好口罩、测量体温,并且扫描康行海州二维码,符合要求才能接待。”陈海霞说。
“这些服装都在打折促销,价格比较优惠,而且每件衣服的价格并不高,看好就穿试试。”当天,陈海霞向顾客介绍衣服,不大的门面挂满了衣服,样式看起来也不错。“我在这里开店有5年了,基本上每天都开,所以有不少是回头客。”
陇海步行街是市民爱逛的地方,街上聚集很多服装鞋帽店铺。昨天,步行街有三三两两市民经过,大家步履休闲,体味着“春光怡人”的生活状态。“逛街就是放松心情,不在乎要买什么,看看这些服装就是一种享受,生活如此美好,我们在做好防疫的同时,保持安全距离,给自己也给别人一份安宁。”市民赵敏表示。(□ 陈兵 高明)
饭店恢复堂食 顾客有序就餐
“终于可以堂食了!心情特别好,中午和晚上我都预订了饭店,都是最近一直想吃的菜。”在市区东苑巷一家饭店,前来就餐的居民高忠伟开心地说。当他看到饭店可以堂食的消息后,昨天上午早早地就来到饭店点餐了。
4月13日,市区部分饭店经过资格审核后可以恢复堂食,这一消息发布后,很多市民致电商家预约点餐。昨天中午11点多,笔者在红双喜福记公馆看见,酒店在入口处设置疫情防控检查点,针对来酒店的顾客,服务员严格对他们进行测温,查验他们的健康码、行程卡,酒店还在候餐区和结账区等人员易聚集区域划设“一米线”,提醒顾客保持安全距离、在非用餐状态下佩戴好口罩。
服务员正在摆放公勺公筷
随后,笔者来到包间内看见,饭店服务员在每位顾客的餐具区放置了公筷公勺,同时在菜品上也放置了公筷公勺,方便顾客使用。红双喜福记公馆总经理徐翠告诉笔者:“我们在恢复堂食后严格执行防疫要求,并实行‘黑白双筷’,白色的筷子是公筷,顾客可以用白色的筷子将菜夹到自己的盘中,再用黑色的私筷食用,而且包间内严格遵守不超过10人一桌。”刚开放堂食服务后,当天晚上就接待了十余桌顾客。
在采访中,笔者也从多家餐饮店了解到,为做到防控经营两不误,餐饮店采取了多种措施,除在入口处对顾客进行体温测量、信息登记、为顾客手部进行消毒外,有的餐饮店为限制店内同一时段的就餐人数,还采取了限量堂食服务,确保店内用餐安全。位于苍梧路的一家西餐厅就是其中之一。昨天中午12时30分,笔者在该餐厅看见,原先店内可供就餐的20张桌子,只有8张桌子坐着市民就餐,他们都间隔一张桌子,未就餐的桌上均未摆放餐具。
“餐厅有20张桌椅,我们每天按规定,只提供10张餐桌就餐,很快订餐就预约满员了。”西餐厅负责人江佳佳告诉笔者,尽管可以堂食,但是餐厅依然遵守防疫规定,隔座就餐。
除了堂食,饭店的外卖和自取依然畅销。东苑巷一家饭店负责人说:“每天店里能接近百单外卖,我们都是打包好放在门前的桌子上,让外卖小哥和顾客无接触取餐。”(□ 武娜 陈怡璇)
街头生活服务业逐步兴旺
“请您扫码‘康行海州’,进门登记一下个人信息,谢谢配合!”昨日上午,在海州区新南街道延南社区星门理发店,老板李加志对进入理发店的顾客仔细查看信息,并进行体温测量,待顾客完成信息登记后才让其入店理发。
李加志在给市民理发
李加志介绍,疫情期间,有好多邻居和熟人打电话问什么时候复工,随着疫情逐渐好转,上周理发店开始办理复工复产手续,最近的这三四天,每天来理发的顾客都很多,从早忙到晚。为了不造成人员聚集,他们实施顾客预约制,根据先后顺序,给他们排号到店理发,以便限制单一时间的人流量。
笔者观察发现,理发师每服务一个顾客就要进行一次手部消毒,理发用到的梳子、剪刀、围布等工具都会放入专门的紫外线消毒箱进行消毒,一客一用一消毒成为“标配”。
“现在大家都已经习惯戴口罩、扫码、测温了,大多数顾客都很配合我们的防疫措施。不过复工期间也有不配合的,有一次一个年轻人没戴口罩直接闯进店,被我赶走了,有顾客调侃说老板连生意都不做。”李加志说,这不是一单生意的事,他得为店里的顾客负责任,在为顾客解决好“头等大事”的同时,也要全力做好各项防疫措施。
“疫情前两个多月,车子出了一点小事故,后侧面裂了一条缝,还没来得及修理,就赶上疫情的发生,又耽误了一个多月,经过风吹日晒和雨水的侵蚀,裂缝处都已经开始生锈了,一听说汽车维修店恢复营业,今早忙完事情就赶来了。”临近中午,在车马驿站汽车维修服务点,市民马海峰把钥匙递交给维修人员,询问取车时间。
“我们每天用84消毒液对维修间、销售大厅等区域进行了全面消毒处理,并严格按照复工复产要求进行报备,就为了能早日复工。”正在维修车辆的老板表示,他们很珍惜复工复产的机会,一定会按照相关防疫要求做好必要措施,保障大家的安全。(□ 袁春梅 徐继平)
总值班: 吴弋 刘昆 编辑: 宋添翼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