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疫情,打乱了城市原有的节奏。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港城拿出最快的行动与病毒抢时间,拼速度,全力以赴切断病毒传播链条。
生活仍在继续,城市“生命线”不能停滞。于是,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一股股磅礴的力量携手并进,为民生守好保供“大后方”: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外卖小哥,给千家万户送去了“烟火气”;夜以继日坚守岗位的工作人员,积极保障水电气、医疗用品等供应;物流系统人员连续多日披星戴月拉生活物资,只为了丰富居民的“菜篮子”……
非常时期,不凡担当。正是因为这些普通人的坚守,我们的城市才能一如既往有序运行。
一盘棋,统筹调配生活物资
深夜,一通急促的电话铃声将市发改委粮食和物资监管处四级主任科员许夫森从睡梦中吵醒。“一批防护服到了,请马上接收。”电话那头传来简短急促的话语。“好的,马上到!”许夫森挂完电话,一下子从行军床上跳起来,穿上衣服,迅速赶到交接地清点物资,搬运入库,并登记入册。
过去的十几天里,这样的场景几乎是许夫森工作的常态。抗疫就是一场战斗,医疗物资就是这场战役的“粮草”。许夫森所在的公共卫生中心是全市抗疫医疗物资市级储备库之一。本轮疫情发生以来,他一个人坚守在这里,每天工作近20个小时,最高峰的时候需要在一个半小时准备2万多人份的防疫物资。
作为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物资保障组的一员,许夫森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为了尽快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广大市民高度自律,积极配合社区封控管控。在落细落实管控措施的同时,全市坚持“一盘棋”,统筹调配资源,确保医疗物资、生活物资供应充足,市场价格稳定。
“车辆可以正常进出吗?”“今天核酸检测做了吗?”疫情期间,市商务局机关干部于安乐每天的工作就是从与四季农产品批发市场1500多名经营户的对话中开始的。为储备全市居民蔬菜、水果、米面油10天的供应量,于安乐每天都要在市场里待上几个小时,回办公室还要接着汇总分析监测数据。
为确保疫情期间满足群众基本生活需求,市商务局组织了工作专班赴社区、各大商超、仓储中心、生活物资保供备用场地等保供一线实地督导,并及时协调解决配送受阻等问题,确保生活物资运输“大动脉”和“微循环”畅通。
全市近30万亩蔬菜迅速调整茬口,补种一批能快速成熟上市的品种菜。为了打通农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市农业农村局牵头为农产品运输车辆发放200多张通行证,开辟本地市场蔬菜“绿色通道”,在四季农产品市场划出3000平方米农产品助销专区,并免除生产主体相关费用。对121个重点蔬菜保供基地实行日报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产销对接。
一条心,满足群众生活需求
疫情期间,无论是居家隔离还是居家办公,水、电、气、网络、垃圾处理、电梯运行等环节一样都少不了,一样都不能停。主城区全面“静下来”,实则对民生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级干部职工上下同心,投身到抗击疫情和服务群众的第一线,发挥专业作用,高效开展工作,有效对接需求,及时解决问题,以周密工作、过硬举措更好满足群众生活需求,全力保障城市有序运行。
3月22日早晨7时许,市自来水公司管线所抢修人员来到市开发区大浦路与开泰路交会处,及时关闭主管道阀门,准确找到了位于一处绿化带内的漏点,继而进行开挖施工,不到1小时就恢复了正常供水。“我们昨天晚上接到报修电话,今天一早就过来抢修,基本没有影响邻近企业正常生产。”进入现场的抢修班班长梁布长说。
疫情期间,城区日均约10起供水报修电话,市自来水公司7支共84人的应急抢修队伍,实行24小时驻厂封闭值守,随时落实管线维修、设施维护等,确保每一次报修得到最快回应。海州、茅口和第三水厂开足马力,每天可为市区供水40万吨,高于居民用水总量。
3月13日深夜,一场大雨给设在市体育中心的3座方舱实验室电力保障带来挑战。市供电公司电力保障及用电检查班班长邵强及时赶往现场,开展低压出线开关的检测测温工作,确保低压供电负荷满足实验室用电需求。为以防万一,应急发电车在现场24小时待命。
为保障疫情期间用电,市供电部门优化电网运行方式,已先后取消、调整市区停电计划近20项。疫情应急处置指挥部、定点收治医疗机构、核酸检测实验室、集中隔离点等重要用户、设备实行“一对一”保电应急预案。全市67个抢修点、311名抢修人员驻点封闭值守。3月5日至今,高质量完成了近百起抢修复电工作。
在接到市防疫用房燃气设备安装紧急任务后,新奥燃气公司施工人员争分夺秒,不到24小时就高质量完成了340套燃气热水器的安装及调试任务。该公司运营部负责人戴强介绍,目前,市区每天天然气使用量为85万立方米,供应平稳。50余名技术人员成立3支抢维修队伍,24小时驻厂做好应急准备。目前,我市已完成城区全部125公里老旧管道更换,疫情期间基本没有出现燃气管道故障。
一股劲,确保物资供应到位
3月19日,连云港邮政分公司开发区营投部经理陆伟带着内勤人员,从市开发区开车往返4趟至连云区,运送26件、每件重达70斤的防疫紧急物资。十几天来,在只有不到原来一半人在岗的情况下,市开发区营投部日均揽收400余件标准快件,投递2000余件包裹,业务量是平日的1倍。本轮疫情发生以来,港城物流企业大面积停工,仅保留连云港邮政分公司快递业务,用于保障机要邮件、医疗及生活必需品等投递和配送需求。
在城市“静下来”的特殊时期,快递员、外卖小哥依旧在路上疾驰,维系着城市运转的“生命线”。在抗疫最前沿,他们铆足了劲儿,不仅把送物资等“老本行”做好,还以各种形式加入抗疫阻击战中。
“请放心,隔离点废弃物我们来清理。”这是灌云县顺丰速运快递小哥胡中国、马钲昊、赵树敏、王浦等组成的隔离点医疗废弃物清理小分队每天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许多快递小哥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冲在抗疫一线,他们有的主动协助街道社区做好居民核酸检测登记、维护居民进出秩序等工作;有的组成抗疫物资运送队伍,每日驾车往返于各隔离点、中转站之间。3月10日,海州区190多名快递小哥加入了“红韵小哥”志愿服务队,从服务消费者的一线快递员变身“大白”。
奋力奔跑的,是物流配送环节上的每一个人。凌晨2时,在海州区新坝镇壮大禽业有限公司,戴着口罩的工人们熟练地包装鸡蛋。在完成驾乘人员测量体温、登记并进行人、车全面消毒后,“菜篮子”工程车连夜将鸡蛋运往市区。每天,该公司可发送鸡蛋近1吨。
凌晨5时,当大多数人还在熟睡时,家得福物流园的货车司机们已忙着将各种生活物资运输至各个保供超市门店;6时左右,各超市门店的货仓人员开始对生活物资进行配货打包;8时开始,再由配送骑手们载着这些物资穿梭在大街小巷。
在这场关乎每个人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正是他们的“无缝对接”“无私坚守”,广大市民的“菜篮子”才能供应无忧。(王文 周莹 李耀华 王怀诗 徐黎一 邵沛源 焦佃宝 卢颖 杨刚 陶莉 刘莉 徐世凯 连发)
总值班: 陈刚 曹银生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