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发生以来,我市农村地区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团结一心,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村民们有人捐款捐物、有人照料邻里,还有的参与志愿服务,谱写了一个个邻里互助的温情故事。
村民捐款捐物助力疫情防控
“汪邦强为村疫情防控捐款500元,张程为村疫情防控捐款400元……”自本轮疫情发生,赣榆区赣马镇黑坡村的网格连心群中不断涌现爱心人士捐款捐物的消息。在疫情防控人员冲在一线时,企业和村民以实际行动为疫情防控一线工作送去支持和关爱。
疫情生后,黑坡村村委会迅速组织防控力量,部署防控措施,村中的党员和群众更是挺身而出争当志愿者,一同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
村里的工作人员、村民和志愿者一直忙碌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线,他们的努力和坚持,我们都看在眼中,我们也希望通过自己的一点爱心捐助,与这群‘可爱的人’一起,共同将我们美好的家园守护好。”村民金莎说。
农村地区疫情防控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3月13日,家住赣榆区的热心人吴宁得知赣马镇吴庄村村民正忙碌着守卡时,他立即表示要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当天他和家人购买了大量火腿肠、牛奶、八宝粥、方便面、矿泉水等物资,运到吴庄村:“大家24小时值班,团结一致抗疫情,真让我感动。”
“我就是他的‘眼’”
近日,赣榆区厉庄镇翔凤岭村村民丁伟久帮助盲人邻居尹胜学的事迹在村民中口口相传,成为人们学习的模范、榜样。
57岁的尹胜学双目失明,又是孤寡老人。66岁的丁伟久是他的邻居:“老尹一个人生活很不容易,平时能帮到他一点是一点,这没啥,在疫情防控期间,核酸检测、维持日常生活等,他都需要帮助。”丁伟久说。
据了解,翔凤岭村设有专门的核酸检测点,会有网格员在微信群里发布信息,告诉村民及时做核酸检测。此外,该村还安排对行动不方便的村民提供上门的方式进行核酸检测。协助医护人员为尹胜学做核酸,成了丁伟久心中的“大事”。“特殊时期,安全是第一位的,老尹看不到,摘戴口罩、行动等方面都需要我。”3月18日上午,检测完核酸后,丁伟久便将尹胜学搀扶至家里,自己则帮助其打扫室内外卫生。“前几天,我刚为老尹清理完院内的杂草,村民居家防控疫情很关键,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也很重要。老尹双目失明,不能看电视、用手机,以前我都会用电动三轮车带他出去逛逛,现在哪儿也不能去,就在家中陪他说说话。”丁伟久说。
为了照顾好尹胜学,丁伟久每天还为其做饭。“老尹家里有肉,厨房还有前几天村里送来的芹菜、猪肉,今天我就给他做个‘芹菜炒肉’,再做个汤。”丁伟久笑着说。陪尹胜学做核酸,带他到卫生院打疫苗,帮他买菜、做饭、打扫卫生……在赣榆区厉庄镇翔凤岭村党总支书记李明眼中,丁伟久和尹胜学虽是邻居,但胜似亲人,“丁伟久喜欢助人为乐,平时,他对其他村民也是能帮则帮,从来不计回报。”李明说,疫情发生以来,像丁伟久一样的热心村民很多,“村民们团结一致,谁家有困难,都会互相搭把手,‘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互助,让村民们进一步坚定了战胜疫情的决心。”
乡邻帮助生病家人 让我安心坚守一线
“如果不是乡邻帮助,我根本就无法安心地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日前,当我们联系到灌云县同兴镇三川村党总支书记孟庆贵时,他感慨万千。
孟庆贵介绍,由于防控工作需要,自己驻守在该县圩伊线跃进门疫情防控卡口,主要负责检查来往的车辆,登记相关信息。本轮疫情开始后,他就一直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因为身兼三川、金跳两个村的党总支书记,孟庆贵需要每天多次往返于这两个村做好村庄的疫情防控工作。“防控点较多,各村要做的各项防控工作不能马虎,上岗后,所有人员都要坚守岗位,党员干部更要驻守一线,做好榜样!”他介绍,跃进门是同兴镇最关键的进出口,其所在的圩伊线也是204国道通向242省道的重要道路,来往的车辆较多,疫情防控的压力较大,“卡口必须保持24小时值班,每一辆车和车上人员都要做好检查,除了疏导车辆外,有的村民家里出现突发情况,我们还要协调人员尽力帮助解决,每天工作量确实不小。”
就在孟庆贵日夜坚守在卡口时,他突然接到独自在家的80多岁老母亲生病的消息。“我正在路口执勤,我母亲的邻居打电话给我,告知我母亲在家突然头晕摔倒,要送医,得知我正在值班后,热心邻居转告我,先安心值班,他会帮我母亲送医。”孟庆贵说,当天,在热心邻居的帮助下,母亲被送医检查治疗,并由自己的姐姐接回家中照料。“疫情防控期间,乡邻们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有人守卡口,有人帮运送物资,有人在后方热心支援,解决了一线人员的后顾之忧,这份温情就是战胜疫情的力量。”(策划 吉安贤 采写 梁洪胜 张明兴 李国瑞 徐中磊 祝 玲)
总值班: 陈刚 曹银生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