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初,疫情突袭港城,在没有硝烟的抗疫战场上,全市公安、消防救援、城管闻令而动、无畏向前,“警察蓝”“火焰蓝”“城管蓝”,共同为身后百姓筑起了一道“蓝色屏障”。
■“警察蓝”万余名警力“守门护城”
“这栋楼里有110户居民,封控后生活保障问题必须要妥善解决。”3月9日下午2时许,海州公安分局新南派出所玉带社区民警朱英璋正准备吃午饭,突然收到指令:辖区发现一名核酸检测阳性人员,某小区一栋居民楼要立即封闭。他赶到现场拿着喇叭来到居民家门外解释沟通,同时,建立封控楼栋内居民微信群,协调解决各种困难和需求。
“只要我们在,居民就安心。”朱英璋说。他分管的辖区有2个小区7000余名居民,从3月6日至今,每天工作超16个小时,日均3万多步,梳理居民信息,维护核酸采样点秩序,及时了解群众需求……
料峭之春,疫情突袭,整个港城进入了抗疫状态,市公安局党委第一时间发出动员令。全市派出所警力会同社区工作者、物管人员、志愿者、网格员,通过“警格+网格”联动机制合力开展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疫情防控。200个党员突击队、150个青年突击队,机关900多名警力下沉社区。大数据流调专班的机器昼夜高速运转,10余个高速公路疫情防控查验点立即启动,各个居民小区核酸检测点警察是“标配”。
3月7日夜,交警支队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指令,有一批近1万剂核酸检测样本需运往淮安检验。机动大队副大队长孔雷带队协调沿线所经检查卡口,经过1个半小时120余公里护送圆满完成任务。流调工作更是昼夜兼程与时间赛跑,迅速斩断病毒可能传播的链条。流调专班的张威风每天都会根据初筛病例发布线上核查指令,调度各部门开展线上核查研判,再通过大数据和视频图像等调查信息,进行分析汇总形成病例总体情况报告。
“这种药在手术后要长期服用,幸亏有你们帮忙买来,要不然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3月18日,在海州南城街道凤舞铭居小区,70多岁的郑大爷不停地向市公安局海防支队民警陈冰表示感谢。疫情无情,人间有爱。战“疫”以来,民警共紧急帮助转送产妇、治愈患者出院以及安置外地滞留人员320余人次,为封控小区居民购药、上门为老弱病残居民配送物资等近3000次。
连日来,全市公安机关相继投入万余名警力,昼夜奋战在抗疫一线。“外防输入、内防扩散”,配合参与进出口通道联查联控卡点,高速公路应急物资、人员运输专用通道查控和交通疏导,累计检查车辆47万余辆次、人员23万余人次。按照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第一时间关停辖区餐饮娱乐等密闭场所。配合卫健部门做好全员核酸样本采集、涉疫重点人员核查、大数据流调筛查等工作。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社会面安全稳定,组织警力在主城区设置44个武装巡逻组、37个区域管控组,加强定点医疗机构、集中隔离点等重点部位巡逻守控,启动打击涉疫违法犯罪快速反应机制,为全市人民“守好门、护好城”。
■“火焰蓝”在战疫一线闪耀
“试验合格,准备送电!”3月6日16时37分,随着市体育中心内一声令下,一组占地960平方米,紧急调集的核酸检测气膜移动实验室顺利通电。彼时,在现场技术人员指导下,市消防救援支队50余名队员已鏖战了近14个小时,为的只是快速完成实验室搭建工作。
当天,高新区青峰路消防站政治指导员任明休假在家。凌晨时分听闻队站接到了协助市卫健委建设核酸检测气膜移动实验室命令,他立刻放弃休假主动请战,第一时间带队赶赴市体育中心,投入到实验室搭建工作中。“只有把气膜实验室快速精准搭建好,才能确保核酸检测准确快速,我们才能早日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任明说。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我市消防救援支队闻令而动,先后调派115名精干力量参与防疫勤务,高效高质完成来连增援力量食宿物资搬运、核酸检测实验室搭建及全套转运等保障服务工作。同时,调派10辆消防车、50名消防救援人员,分成10个小组,分配在全市各个定点收治医院、集中隔离点,统筹做好防疫洗消和灭火救援准备。
位于海州人民路的某酒店,是确诊病例此前滞留过的地方。3月22日下午,市消防救援支队“火焰蓝”防疫消毒突击队队员集结在此,开展消毒作业。花果山特勤站的吴承兵身着防护服,背着消毒喷雾器,戴着橡胶手套、防护口罩,对酒店内公共区域及楼道的地面、墙面仔细消毒。
这支“火焰蓝”防疫消毒突击队由30名消防员组成。自3月14日以来,突击队员们分成多个小组,携带便携式消毒装备,深入车站、宾馆、住宅等确诊病例活动场所,开展“全方位、无死角”防疫消毒。针对一些开放式公共区域,他们还利用大型消防排烟车、水罐车开展室外防疫消毒作业。“阻击病毒不能有死角,消毒必须要彻底。”吴承兵说。截至目前,防疫消毒突击队已累计出动703人次,消毒面积9万余平方米,消毒住宅类疫点57个,公共场所疫点193个。
“关键时刻,绝不能缺席!”暂时无法归队的李仁杰,同样怀着消防员特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一时间主动到社区报到,参加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既然暂时不能归队,那就换个‘战场’继续战斗!”疫情防控期间,市消防救援支队还充分利用消防联网监测系统、远程视频、短信提示、电话指导等“现场+远程”方式,对涉疫场所和重点保供单位进行全方位检查指导,重点加强对商超、市场等民生保障场所的消防监督管理,有力保障消防安全稳定。
■“城管蓝”是责任也是坚守
本轮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城市主次干道及重要路口,高铁站、高速收费站、各社区核酸检测点、各交通卡口,“城管蓝”的身影无处不在,严守疫情防控一线。
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党旗就在城管队伍中高高飘扬。市城管局第一时间成立党员突击队,组织党员深入联动共建社区协助开展各项防疫工作。海州一大队“城管城心帮”临时党支部组织11名党员进入5个封控小区协助社区工作,解决基层社区人手不足问题。临时党支部组织委员王宗敏从3月5日凌晨开始,主动带领队员连夜配合街道负责核酸样本的转运和密接人员的通知转运工作,还要背起沉重的消毒液对辖区40个核酸检测点进行消毒,“做好防护”是王宗敏跟队员们说的最多的话。各执法大队也纷纷成立临时党支部、党员突击队、党员先锋队。
海州城管二大队副大队长解兆辉在转运密接人员后,发出“春寒料峭乍暖还寒,凝心聚力共克时艰,心随党走埋头苦干,抗疫必胜共同奋战”的感慨。“在封控区工作不仅有较高风险,还异常忙碌,我们主要负责协助路南街道转运需集中隔离的密接、次密接人员。”3月12日夜间突降阵雨,解兆辉身穿防护服,坚持雨中工作。
奋战疫线、通力配合、守望相助的每一个瞬间,都给人以温暖的力量。从3月6日开始,在红砂路和九岭路路口,高新区城管大队队员宋长江连续坚守多日,把这个小小的卡口当成自己的“家”;3月8日这天,海州城管三大队副大队长廖忠亮在疫情防控中度过45岁生日;海州城管一大队58岁的侍磊参与河西社区志愿服务,为方便工作,每天晚上在市城管局会议室打地铺。
隔离酒店里,景区城管大队“95后”队员葛滨玮分发完隔离餐,做完消毒工作后郑重地写下了入党申请书;深夜里,徐圩城管大队副大队长李勤关掉和孩子的视频通话,却关不上对家人的思念,他们已经半个月没有见面;半夜11时,海州城管二大队中队长徐亮依然带领队员坚守海连路交通卡口;市城管行政执法支队规划大队全员换防城管110指挥中心,一直吃住在单位。
截至目前,全市城管系统已投入执法队员4500人次,车辆520辆台次,清理流动摊点360余处,60名执法队员在市区13个主要道路管控卡点参加防控执勤,为守护居民筑牢一道防疫“安全网”。(史卫平 肖婷婷 张晶晶 关 宁 倪中硕 苏 欣 张 睿 孙淑莉 曹长春 王宸)
总值班: 陈刚 曹银生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