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2035年全面建成连云港国际枢纽海港

近日省委、省政府印发《江苏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便捷顺畅、经济高效、低碳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具有世界级城市群特征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高效畅达。交通基础设施质量、智能化与绿色化水平居世界前列。届时,将全面建成连云港国际枢纽海港,重点强化东西双向陆海联动战略通道能力提升,支持与中西部内陆省份共建共享,形成以连云港港为支撑、通达中西部地区最便捷、最经济的陆海联运出海口。

连徐淮宿枢纽板块是江苏重点打造的三大交通枢纽板块之一,我市位于板块的起点位置。按照《规划纲要》要求,我市将全面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推进国际枢纽海港联动发展,强化海陆双向国际物流服务功能,打造连接“一带一路”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提升在亚欧国际陆海联运中的功能。徐圩新区新建综合货运枢纽多式联运换装设施和集疏运体系。

根据《规划纲要》设想,江苏到2035年将实现“123出行交通圈”(1小时都市圈通勤、2小时畅行江苏、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和“123快货物流圈”(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为此,我省将强化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中“京津冀—长三角主轴、长三角—成渝主轴、大陆桥走廊”在省域内的连通,加密省内运输通道,形成以南京为核心的“七纵六横,一核九向”综合运输通道布局。

从综合运输通道布局上看,我市处于非常重要的公路交通枢纽节点,分别位于“一纵”国家级沿海通道京津冀—长三角主轴路径(起自北京,经连云港、盐城、南通,至上海、宁波、福州方向);“五纵”省级宁连宁黄通道(起自连云港,经淮安、南京,至黄山、上饶方向),衔接京津冀—长三角主轴、长三角—成渝主轴和大陆桥走廊;“一横”国家级陆桥通道大陆桥走廊路径(起自连云港,经徐州,至郑州、西安方向);“二横”省级连宿合通道(起自连云港,经宿迁,至合肥方向)衔接大陆桥走廊、京津冀—长三角主轴和长三角—成渝主轴上。

为建成“轨道上的江苏”,我市将全面融入全省“六纵六横”高铁布局,到2035年全面形成连云港—盐城—南通—苏州的沿海高铁通道,连云港—淮安—南京的鲁苏皖赣高铁通道,以及连云港—徐州的陆桥高铁通道,成为“一核三级”(南京为核心,苏州—南通、徐州、连云港)中的重要一极。普速铁路方面,融入“三纵三横”布局,全面建成连云港—盐城—南通—无锡—苏州的沿海铁路通道和连云港—徐州的陆桥铁路通道。

此外,《规划纲要》还提出形成“十五射六纵十横多联”的高速公路网络布局,总里程约7100公里。南京—淮安—连云港、连云港(赣榆)—盐城—南通—苏州(吴江)、连云港(东海)—盐城—泰州—无锡—苏州(吴江),连云港—徐州、连云港—宿迁分别位列其中。连云港北疏港、连云港东疏港还被列为公路网联络线路。连申线通道、徐宿连通道被列入省“两纵五横”干线航道布局中。连云港机场将打造成为支撑“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建设的重要枢纽。

为推进交通与产业融合发展,我市被列为江苏邮政业网络布局重点突破发展区,加快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并建成全国性铁路枢纽场站。(记者 王文


总值班: 陈刚 曹银生     编辑: 宋添翼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