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规划引领,提升建管品质,推进有机更新,着力塑造蓝绿相间的海滨城镇特色风貌。
全力打造海滨魅力之城
□ 徐黎一 夏燕红
【报告内容】 建立“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优化国土空间总体布局。围绕打造“百里蓝湾”,科学设计塑造海岸线景观,精心做好海滨大道等绿化美化,加快建设一批滨海风貌项目。
【权威解读】孔令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2022年,我们将继续坚持规划先行,牢牢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基本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为现代化新港城建设做好顶层设计。一是高质量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提高规划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做好涉海多规统筹、区域沿海统筹、市域陆海统筹,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完善现代化基础设施布局,强化东片海州湾作为陆海统筹的空间主体。加强规划审查报批,紧扣时间节点、倒排工期,完成全市各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成果,保障重点区域产业用地需求和空间需求。二是科学合理划分城镇集中建设区、城镇弹性发展区、特别用途区,优化完善用地功能布局,注重空间留白,合理控制开发用地规模,为城市未来发展留有空间。三是实施城市提升工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将基础设施完善、公园城市理念落实等融入到控规编制。围绕连云新城“新外滩”、连岛“滨海明珠”、开发区城市几何中心、高新区南拓区、云台山南片区等城市发展要求,按照组团发展模式构建多中心格局,高水平推进重点片区控规编制,合理确定区域范围和用地规划布局,完善市开发区、连云新城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加强组团之间快速联系,充分挖掘连云港特色资源,发挥本土人文历史元素,打造海滨城市形象。
全力打造宜居品质之城
□ 李耀华 王文 杨迅 夏正周
【报告内容】建成园博园等大中型公园5个,举办第十二届省园艺博览会。新增口袋公园59个,留白增绿254公顷,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8.7%,让市民转角见绿、出门入园。实施城市水系连通工程,推动玉带河、东盐河等滨水空间塑造,做美水岸水景。
【权威解读】王友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全力打造宜居品质之城,城市河道治理是其中的重要工作。市住建部门将继续实施城市水系连通工程,推动玉带河、东盐河等滨水空间塑造,做美水岸水景。加快建设铁路沿线、城市道路和海岛等绿化工程,积极创成省级生态园林城市,推进创成国家森林城市。
在加快滨水特色空间打造方面,我市将加快公园城市建设,优化城市生态格局,以省级生态园林城市创建为依托,结合城市水系治理和黑臭水体整治长效管控,增加城区功能性绿地,做美水岸水景,全力推动玉带河、东盐河等滨水空间建设,打造“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城市示范滨水特色空间。今年全市将新增绿地400公顷,其中市区新增绿地面积254公顷以上,建成区绿地率达38.7%以上,绿化覆盖率达42.6%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4平方米,公园绿地10分钟服务圈覆盖率达90%以上。
在提升城市公园景观品质方面,我市将实施新城“+公园”与老城“公园+”建设,提升新城品位功能,推动老城有机更新,以大中型公园绿地建设为主线,带动城市绿量增加,重点将建成省“园博园”、玉带河河滨公园、赣榆白鹭公园,成功举办第十二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同时,还将结合城区小地块、边角料地块、闲置地块,充分挖潜增绿,因地制宜打造“小而精、小而美、小而特、小而优”的口袋公园、街心游园59个,让市民真正转角见绿、出门即入园。
【报告内容】 倡导文明绿色出行,新辟优化公交线路10条,重点整治医院、商圈、学校等周边地区交通堵点。
【权威解读】毛善通(市交通运输局局长):2022年,我市将着力推进创新驱动,提升物流运输服务便利水平,努力打造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创新高地,推动交通运输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提高运输服务精细化水平。推动运输保障科学化,大力发展智慧交通和智慧物流,研究编制智慧港口建设规划方案、30万吨级航道改扩建工程的智慧航道建设方案,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继续推进省级公交优先示范城市、绿色出行城市创建,贯彻落实《连云港市公交线网优化实施方案(2020—2022年)》,新辟及优化调整公交线路10条。开展城市动车一体化换乘,推进快速公交、常规公交、城市动车“一码通乘”服务。
提高城乡交通运输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工作,确保东海县达标县建设通过省级验收。继续推进《城乡物流一体化三年行动计划》,推动赣榆区、灌南县开展物流达标县建设,确保东海县通过省级验收。全面推进城乡物流服务“十百千万”工程建设,实现乡镇农村物流服务站和村级物流服务点建设比例达到80%和60%。
全力打造智慧精致之城
□ 张晶晶 孙淑莉
【报告内容】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持续巩固创文创卫成果,推进城市主出入口、交通干道和薄弱区域市容市貌环境整治,开展道路深度保洁,依法处置违法建设80万平方米。
【权威解读】吴杰(市城管局副局长):文明城市创建及常态长效工作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事关全市发展大局、事关群众现实诉求。2022年,市城管局将以“六大专项行动”为牵引,持续开展“清靓城市”行动,全面推进城市容貌、环境卫生和户外广告整治,除乱象、抓长效。
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城市商贸综合体和综合写字楼、交通站场、农贸市场及周边300米重点区域以及城乡接合部等5个新增实地考察点位,做到市容秩序整洁有序、非机动车停放整齐统一“门前四包”广泛落实、环卫保洁高质精细、公益广告氛围浓厚达标,切实提升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制定城管系统创文常态长效管理工作方案和考核办法,推动各区和功能板块对照标准开展顽疾整治、落实常态管理,持续推进领导班子分区包干、督导协调,靠前指挥,推动难点问题解决。针对背街小巷、居民小区、农贸市场等市民生活集聚区域开展市容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强力推进“门前四包”责任制日常化。全面提升沿街单位、店铺市容环卫责任的落实率,确保各责任区范围内干净整洁、秩序井然,持续提升市容环境卫生水平。
【报告内容】全面落实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建成省级达标小区106个。规范设置道路井盖、导向标识、栏杆围挡。大力整治违规户外广告设施,从严治理违规养犬、噪声扰民等问题,扎实开展烟花爆竹禁放工作。
【权威解读】程作龙(市城管局副局长) 2022年,我们将着力抓好《连云港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实施的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巩固省级垃圾分类达标小区创建成果,推进垃圾分类宣教基地建设,出台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评估细则,每季度通报落实情况。同时还要做好生活垃圾分类执法工作指引和行政处罚裁量权实施标准的制定和培训工作,针对生活垃圾分类投放义务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人、分类收运和处理单位等责任主体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建立常态化执法检查机制。
2022年,我市继续开展省级垃圾分类达标小区建设,年内建成达标小区106个,实行“可回收物、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四分类模式。省级垃圾分类达标小区实行定时收集和误时收集,定时收集点限时投放生活垃圾,收集时间一般安排在上午6:30—9:00、下午18:00—21:00,通过限时投放、桶边督导,提高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等投放质量;误时收集点在定时收集点停止投放期间,继续开放投放,并安排指导员进行督导。除垃圾分类督导员在收集点进行定时督导,我们还将组织城管队员、志愿者等协助桶边引导,通过“面对面、手把手”指导、教会居民正确分类;对不规范投放垃圾的问题,倒查源头,定向上门宣传指导。
总值班: 王夫成 刘昆 编辑: 宋添翼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