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聚焦改革开放,全力建设“一带一路”强支点

坚持改革开放“双轮驱动”,以更深层次改革激发活力,以更高水平开放抢占先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高标准打造自贸试验区

□ 周莹 杨波

【报告内容】全面实施自贸试验区改革2.0版。围绕市场需求,推出多式联运“一单制”等30项创新举措。

【权威解读】张磊(市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市自贸试验区管委会执行委员):2022年,自贸试验区连云港片区主要预期目标是:创新创业氛围更加浓厚,新增注册市场主体3000家,新增注册市场主体活跃度不低于60%。制度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纳入省级制度创新成果库30项,国家层面改革试点经验或制度创新案例实现突破。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外贸进出口额增长50%,协议利用外资4亿美元。国际交通枢纽功能稳步提升,国际班列开行达到600列,港口吞吐量3亿吨。重点实现“六个见成效”:一是突出核心任务,强化系统集成,在先行先试上见成效。围绕突出市场主体需求,确保纳入省级制度创新成果库案例不低于30项。二是突出形象提升,强化高效便捷,在基础完善上见成效。实施自贸试验区建设工程,完善自贸试验区路网结构,突出港口区块“五大中心”建设。三是突出平台建设,强化陆海统筹,在双向开放上见成效。做强国际物流通道功能,加快推进国际邮件互换局(交换站)、国际快件监管中心建设,推动整车进口口岸尽快落地。四是加大项目招引,强化要素支撑,在产业培育上见成效。紧抓RCEP落地实施机遇,发挥东西双向开放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和交流合作,深度参与国内国际分工。五是突出市场需求,强化提质增效,在政务服务上见成效。按照“国内一流,国际公认”的要求,加快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六是突出区域合作,强化资源共享,在协同联动上见成效。加强与长江经济带、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放大自贸溢出效应。


高水平构建综合交通枢纽

□ 王文 杨开林 夏正周

【报告内容】开工建设40万吨矿石码头、智能化集装箱码头一期工程和第二座30万吨级原油码头,建成徐圩港区30万吨级航道和赣榆港区10万吨级散货泊位,完成港口吞吐量3亿吨、集装箱运量550万标箱。

【权威解读】丁锐(港口控股集团董事长):按照“加快后发先至、全面开创新局”的总要求,今年连云港港突出“高质发展、转型升级”主题主线,鲜明“千万标箱、东方大港”建设导向,增强“双向开放、海陆枢纽”特色优势,加速融入长三角发展、做足陇海线文章、打造标杆和示范,聚力共建“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确保计费吞吐量增幅3.5%、集装箱量增幅11.5%;

围绕强化国际枢纽海港功能优势,连云港港今年将狠抓“五大中心”建设,重点建成旗台混矿堆场试验段项目、大宗商品集散中心围堤工程,力争建成40万吨矿石码头改扩建、15—2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改造等项目,推动新建散粮筒仓、冷链物流中心等项目合作;以打造全省等级最高、自动化程度最高的智慧集装箱码头为目标,实施数智化系统建设和集装箱泊位智能化改造。

跟进“港产联动”需求,确保赣榆港区6号液体散货泊位、4号—6号散货泊位、110千伏变电所、疏港道路一期工程完工。徐圩港区30万吨级航道延伸段工程交付、30万吨级原油码头开工。争取推进连云港区40万吨级航道疏浚、智慧航道建设,加快两翼港区铁路专用线、徐宿连内河航道、河海直达水运通道等建设,优化港口集疏运体系。加强项目战略储备,超前布局项目前期,满足共建共用合作所需。

【报告内容】推进连淮高速改扩建、连宿高速新建项目。围绕4E标准,启动花果山机场二期工程。加快赣榆港区、徐圩新区、市开发区等专用铁路线建设。

【权威解读】毛善通(市交通运输局局长):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深入实施之年,是江苏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的建设元年,做好2022年的交通运输工作至关重要。我们将以交通强国、交通强省建设为统领,以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为主题,加快打造开放型国际性“东方大港”,全面推进交通运输发展各领域提质增效,加快构建“面向国际、承东启西、辐射南北、便捷高效”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建设现代化新港城当好开路先锋。

铁路建设方面,推进徐圩新区产业区专用线徐圩站改扩建及综合作业场施工;推进赣榆港区铁路专用线一期工程路基和桥涵建设,开发区加工装配工业园区铁路专用线基本建成。

公路建设方面,连淮高速、连宿高速公路徐圩至灌云段全面开工建设,推进路基及桥涵施工。机场大道(233国道)推进路基及桥涵结构物施工。402省道赣榆南环段完成路基及桥梁工程。燕尾港至324省道连接线、灌南县白皂撤渡建桥等项目建成通车。204国道赣榆城区段快速化改造开工建设。同步推进311国道连云港东段、228国道灌云北段、北疏港高速公路二期(大港路高架)等项目前期工作。实施普通国道干线公路路面改善工程。新改建农村公路约400公里,桥梁约30座。

机场建设方面,推进花果山机场二期扩建项目前期工作。


高质量推动区域协作

□ 王文 杨开林

【报告内容】深化与上海港等合作,共同开拓国际市场,持续做强出海通道。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全面参与长江经济带发展,高起点开展南北挂钩合作。

【权威解读】丁锐(港口控股集团董事长):当前,“一带一路”合作倡议、长江经济带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等国家战略深入实施,以及国家给予国际枢纽海港、大陆桥交通走廊起点、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等新定位,省里给出融入长三角发展、做足陇海线文章等新路子,连云港港迎来了有望加快崛起的“黄金机遇”。

消解连云港港单兵式作战、话语权不强等现实困境,最佳路径和有效办法就是要把新亚欧大陆桥陆海联运通道与江苏沿海地区开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战略有机串联,以海纳百川的气概、海陆并进的气势和海聚群英的气度,用好“政府搭高台、企业好唱戏”的有效渠道,采取“业务联动、股权运营”的多元方式,在长三角、中西部省区以及陆桥沿线国家中掀起合作共赢热潮。当前,要快速落实与上海港的战略合作协议,先行把中转支线加密为“天天班”,推开港航物流及港口资本合作,着力打造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长三角港口群北翼强港。

要发挥与中西部地区的合作带动效应,秉持“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理念,加快业务层面的衔接分析、政策层面的个性订制和资本层面的项目编排,藉此推动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建设、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等一揽子“政策包”落地,推开与安徽、河南、陕西等内陆省区的战略合作,携手打造中西部首选出海港口。

【报告内容】以更高水平开放抢占先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权威解读】江行洲(市商务局党委书记,市口岸办主任):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全市商务系统将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全面提升港城对外开放水平,重抓招商引资中心工作,加快推进开放载体建设,以高层次开放之至,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连云港篇章做出积极贡献。

全力以赴狠抓招商引资工作。全面贯彻全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狠抓重大项目招引,全年确保新签约重大招商项目总投资额突破3200亿元,其中过百亿元项目10个。围绕石化、生物医药、高新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等重点产业,深耕北京、上海、深圳、苏南等重点招商区域,有效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推进设立上海招商中心,实现长三角产业招商新突破。

扩容升级推进空海口岸开放。深化港口与陇海沿线陆港战略合作,推动内陆省份与我市共建共享中西部最便捷出海口。加快徐圩港区扩大开放步伐,力争11个新建泊位实现对外开放。不断完善花果山机场查验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推进连云港航空口岸扩大开放通过国家验收。推进汽车整车进口口岸、国际邮件互换局(交换站)和国际快件监管中心等平台建设。

多措并举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抢抓RCEP实施契机,加快外贸转型升级,推进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全年确保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150亿美元,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超2亿元。加大外资引进力度,充分发挥园区招商引资主阵地和经济发展火车头作用,探索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确保实际使用外资8.5亿美元。


总值班: 王夫成 刘昆     编辑: 宋添翼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