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社区圆桌会议 | 你会在购物群捡漏囤货吗?

“最近群里捡漏,我一次性买了2000元的东西,节省了很多钱呢。”居民高敏高兴地说。据悉,随着网络购物越来越简单快捷,购物群也在增多,为了让居民又快又便宜地购买到心仪物品,群里经常会发布捡漏促销信息。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部分市民看见捡漏信息后,忍不住囤货,而有些市民认为捡漏虽然省钱,但东西放久了不用,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近日,本报“社区圆桌会议”栏目走进新东街道文昌社区,邀请小区居民、社区工作人员和专家就如何看待捡漏囤货进行座谈交流,大家各抒己见,且看各方观点。

居民观点

趁着价格实惠多囤货

居民单婷婷最近在购物群里捡漏厨房用品、小型家具等物品。她笑着说:“最近一段时间,我在群里囤了很多物品,这样就可以省了一大笔钱。比如说我买的套碗,原价是200多元,现在就剩下几套了,才49元钱,一下子节省了150多元钱,很划算。”

​据悉,随着现在购物群越来越多,每个群里几乎每天都会发布捡漏促销信息,让居民目不暇接,有些居民非常喜欢捡漏囤货,他们认为捡漏囤货可以节省一大笔钱。

刚囤了很多文具的居民张敏敏表示,经常用的物品趁着捡漏期间囤货是非常好的选择。张敏敏经常给孩子囤文具,前不久,她加入了购物群,只要群里有文具用品的捡漏信息,她总要囤上一些。她说:“反正这些文具都要用,放在那里也不坏,这样可以随用随拿。省了去文具店购买的麻烦。”

不囤货 随用随买不占地方

“以前只要购物群里有水果、面包这些信息发布,尤其是捡漏促销时候,我都是成箱购买,后来发现很长时间也吃不完,有的水果还变质了,又花钱又浪费。”居民王欣洋说,她加入一个水果购物群,只要群里发捡漏信息,她都会购买,而现在她就不这样囤货了,她认为虽然群里会发布这些信息,价格优惠可以省钱,但水果、面包这些食品保质期短,想吃时候再买更新鲜。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很多年轻人和王欣洋的想法一致,他们都认为“随用随买”,不仅确保新鲜可口,也不会造成浪费。

居民徐露露加入购物群的时候也喜欢跟风购买,只要看见便宜就跟着买,尤其是家居用品。结果每年都有更新更好的产品,前面囤的东西就浪费了,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囤货后,她表示,以后自己随用随买,不再因节省钱而捡漏囤货了。

生活有计划 节俭又美好

“我从来不会捡漏囤货,每个月我都把需要花的钱计划一下,我的生活非常节俭,不浪费不必要的金钱。”居民房梓芯告诉记者。她的生活非常有计划,尤其在金钱方面,每个月她给自己的固定支出只有3000元,除了吃饭,可供支配的零花钱也不多,这样控制后,也就不存在捡漏囤货后积压成堆的现象。

她还表示,前几年她也喜欢捡漏囤一些化妆品,尤其是保质期短的化妆品,价格尤其便宜。起初,她认为自己赚到了,后来发现囤多用不完,有一次,她细数了一下不想用和过期的化妆品,有5000多元。从那次以后,她就再也不乱囤物品了。经过了两年的有计划节俭生活,她现在感觉生活更加美好。

社区观点

根据自身生活需要捡漏囤货

文昌社区党委书记梁茜说:“现在很多居民为了购物便捷,加入各种购物群,每天看到群里的消息后,大家会发现很多捡漏囤货的物品,有些保质期短,如面包、馒头、低温牛奶之类,有些在今后的生活中用上的几率很小,有些甚至根本就用不上。所以居民在捡漏囤货时,应根据自身需要,适量购买。”

她表示,现在商场超市货物齐全,网上货物随时可以发货,居民喜欢什么可以随时购买,也不用担心没有物品,所以捡漏囤货应适可而止,切勿过量,而节俭、环保健康的生活才值得提倡。居民要在生活中养成节俭的好习惯,让绿色环保健康生活成为新风尚。

专家观点

定期对生活“清零”

减少囤积欲

“囤货固然需要,但也不能过度。”市心理卫生协会理事殷敏医师认为,现在很多居民加入网购群捡漏囤货,如果自己真正需要某些物品,并且今后在生活中也会用到,趁着价格实惠时候入手,可以节约一部分金钱,而个别居民过度囤积食物或者生活用品,就是一种囤积欲的体现,囤积欲是指人们总想获得东西、收集东西、保留东西的欲望,这种欲望与过往经历有关,过去生活中的物资常常是匮乏的,所以人们想大量囤积物品来保障自己的生活。然而,如今的我们的生活早已从原来的匮乏状态转变为供过于求,如果还任由囤积欲发展,总以为“或许将来会用得着”,不停地获取、收藏,不懂得节制,不会取舍,不仅难以清理,还容易导致焦虑、不安、无力、失控。有些人甚至发展成为“囤积癖”,把房子堆得满满的,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还让内心无所适从。所以居民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适当购物,防止囤积过多物品,给自身造成困扰。

  如何才能减少自身囤积欲呢?殷敏建议,首先居民要摆正心态,居民保存的物品中隐藏着许多强烈的感情。无论是成堆的未读报纸、不合身的衣服,还是过时的电子产品,甚至是空盒子,积攒的这些东西都能反映出居民内心最深处的思想和情感。有些居民因为家中囤积了大量的物品,占用家中大量的重要空间,导致重要的东西被掩盖无法使用,继而享受不到使用的快乐,同时因为不断地囤积新的物品,又缺乏有效的组织分类,既浪费时间又让家中杂乱无章。那么居民必须明白自己保存物品的原因,不要认为囤积了一些物品,看似节约了金钱,但是在今后的生活中,囤积的物品越多,杂物也会越多,居民要定期清理物品,定期对自己的生活进行“清零”,才能减少囤积欲的产生。

  其次,居民要克服从众心理,即个人在大家的影响或压力下,放弃自己的真实需要,让自己的购物欲望保持与大众一致,其实居民应该遵从自己的内心,考虑自己的需要和实用,有时不一定真的优惠,消费者还需要理性看待,量力而行,根据自己的购买能力进行选择才是最适合自己的消费方式。当然对于价格便宜又是自己特别喜欢的物品,适当购买也无可厚非,因为这些物品可以愉悦心情,但对于食品类等保质期短的商品,一定要谨慎囤货。(记者 武娜 通讯员 陈怡璇)


总值班: 王夫成 刘昆     编辑: 张艺雯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