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汇聚加快新时代“后发先至”的磅礴力量​——2021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马善民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歌曲《九千万个我》入选中宣部第九批“中国梦”主题新创作歌曲名单,市委党史工办荣获“全国党史和文献部门先进集体”称号,“组建‘群众评议团’、提升办实事质效”获评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

  去年以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勇担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对内激荡起众志成城、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对外讲述好迈向“加快后发先至、全面开创新局”新征程的港城故事,极大增强了全市人民的自信心和港城发展的凝聚力,为实现“十四五”开局首胜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礼赞百年风华  点亮信仰之光

  市革命纪念馆、抗日山烈士陵园、开山岛……随着视频走进实境,一幅幅画面展现着我市独有的红色文化资源,一句句话语讲述着历史背后的铿锵故事,这是我市党史学习教育实境课堂开课仪式的现场。它的举行,标志着我市党史学习教育实境课堂项目全面启动。

  2021年时值党的百年诞辰,党史学习教育在我市如火如荼展开——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我市坚持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创新学习形式,把本土红色资源作为生动教材,线上线下全面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此间,我市突出抓好“六重抓、三深悟、两力行”重点任务,分众组建三个宣讲分团精准宣讲,融合推进“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引领推动全市104家参学单位、1.39万个基层党组织、1100余名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27.6万名党员参与党史学习教育,得到省委第五巡回指导组的充分肯定。

  思想就是力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感悟思想伟力是首要。去年以来,我市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紧抓理论武装,高举思想旗帜,聚焦进一步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以及省市党代会精神等,市委中心组以上率下开展集中学习22次,各地因地制宜开展各类理论宣讲2000余场次,“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活跃度保持90%左右,居全省前列。

激昂奋进力量  提升城市形象

  “依靠海产养殖,渔民们将‘捕鱼网’连上‘互联网’,走上了小康路。”去年9月4日上午,央视大型直播特别节目《走进乡村看小康》走进了我市海脐村。其实,为服务发展大局,凝聚“后发先至”强大力量,去年以来,我市策划开展“宣传报道创新创优年”“城市形象宣传年”活动,内宣外宣双向发力,为迈向现代化新征程、实现新时代“后发先至”凝心聚力、造势鼓劲。

  产业发展、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生态治理……针对这些热门专题,2021年以来,我市主流媒体不断优化专题专栏设置和节目栏目编排,不断增强宣传报道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围绕庆祝建党100周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省市党代会等重大主题,去年以来,我市全媒体开设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大家谈”等专题专栏39个,推出《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100个整版报道等。其中,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宣传期间,传统媒体发挥“全、实、深”优势,新媒体利用“快、新、活”特点,形成了大流量、奏响了最强音。开幕式当天,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近百万人次,激发了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

  外宣工作的开展,是提升连云港显示度和美誉度的重要一环。2021年,我市联合中央省市主流媒体和相关单位等,围绕“石化产业”“中华药港”“生态文明”等8个专题开展宣传活动。突出服务“一带一路”强支点建设,启动“云连五洲”海外传播基地项目等。我市由此还获评新华社“中国城市国际传播特色案例”。据统计,2021年,中央、省主流媒体刊发(播)我市重点稿件5876条,同比增长近190%。在统筹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方面,市级主流媒体“两微一端”、抖音号等传播力稳步提升,4家县级融媒体中心均高标准通过省级验收;全国县级融媒体中心优秀作品双月赛获奖作品数量居全省前列。

  我市有厚重历史,更有先进典型。一直以来,我市都在通过榜样树立,引领风气之先,铸就城市文明。去年,马善民荣获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成为方敬之后,第二位进入全国道德模范行列的港城人。此间,我市持续推动文明城市常态长效全域创建,为城市发展注入源源不绝的文明力量、道德滋养,并取得丰硕成果——“开山岛夫妻哨”事迹陈列馆创成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新推出“中国好人”11人、“江苏好人”25人(组),省级先进典型4名、省道德模范及提名奖4名、省新时代好少年4名。“连云港好人”持续涌现,擦亮了“一群好人、满城春风”的城市名片。

加快文化发展  赋能美好生活

“我希望我的作品成为弱者黑暗中的一盏灯、寒冷时的一盆火 。”2021年5月,话剧《路遥》在连云港大剧院上演。作为我市党史学习教育文艺精品课系列活动的序幕——为庆祝党的百年诞辰,我市文艺战线通过各种形式,唱响了“党的盛典、人民的节日”主旋律。与此同时,我市坚持“以文弘业、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铸魂”,不断以高质量文化供给赋能美好生活。

  绚烂的布景,童趣的服装,俏皮的台词……去年初,我市首部原创音乐儿童剧《寻找花果山》成功演出。该剧目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主线,彰显了我市独特的西游文化与山海文化。该剧也不负众望,获省紫金文化艺术节优秀剧目奖。而这只是我市文艺精品创作道路上的成果之一。去年以来,我市在此项工作上交出亮眼成绩单——电影《幸福的小满》获江苏文艺大奖电影奖二等奖;淮海戏《孟里人家》、五大宫调《王继才送嫁》等多部作品,在第五届江苏省文华奖中斩获8项大奖。

  这些作品的推出,除彰显我市文艺阵线的百炼成钢,也彰显我市在文化惠民上所做出的积极努力——2021年,我市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598场次,新建城市书房11座、小镇书房30个,提升三星级农家书屋374家等。此外,我市还新增省级文化产业园区2个、规上文化企业96家,文化改革发展高质量监测统计体系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孕育了我市文化事业产业发展的“新增长极”。

  风正好扬帆,扬鞭自奋蹄。2022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我们党将召开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紧紧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条工作主线,全面聚焦扛起光荣使命、加快后发先至这个发展大局,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不断激发广大干群谱写新时代后发先至崭新篇章的磅礴动能,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张晨晨)

总值班: 王夫成 刘昆     编辑: 张艺雯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