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春节临近 健康过年 疫情防控不“减压”

近期,河南、天津、广东等部分地区被列入疫情防控高、中风险地区,各地疾控部门提醒市民,要落实疫情常态化防控各项措施,不能松懈。

眼下春节临近,各地返连人员明显增多,本地市民外出也愈发频繁,各个公共场所即将迎来客流高峰,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市区公共场所的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得怎么样?2022年1月15日至18日,记者相继来到市区多家农贸市场、大型商超和理发店等场所,进行了一番实地调查。

农贸市场

出入口严密核查

仍有忘戴口罩的“马大哈”

1月18日9时,记者驱车来到了市区海宁大道旁的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4名保安站在市场门口的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边,检查进入市场的驾驶员、骑车人和步行市民的体温、苏康码、行程卡。一名未戴口罩的骑车男子被拦下了,在保安的劝说下戴上口罩接受核查,确认一切正常才被放行进入市场。

值班保安李师傅告诉记者:“市场的经营时间是每天5时到17时,市场一开门,值班保安就到位了,值守门口的保安人员主要负责测温、查苏康码和行程卡、要求市民佩戴口罩,缺一项都不许入内!每天进入市场的各类机动车多达千余辆,每个值班保安都不敢马虎。”

记者进入蔬菜销售区,此时买菜的市民较多,每个摊位前都有人驻足,摊位上整齐地摆放着青菜、西红柿、黄瓜、蘑菇、萝卜等各类蔬菜,绝大多数顾客和商户都能正确佩戴口罩,但也有个别商户将口罩拉到了下巴上。记者上前提醒一位不规范佩戴口罩的商户,他立即戴好口罩,颇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卖菜要不停地跟顾客交流,口罩遮挡嘴巴,感觉有些碍事才拉下来了一点。”

商户李大姐正忙着张罗生意,突然发现顾客拉下了口罩,立刻出言提醒:“要过年了,大家都注意一点。近来买菜的人明显增多,我家现在一天的营业额在1000元到2000元左右,生意越来越好,但疫情防控措施也确实不能放松,健健康康地过春节最重要!”

市场保安郑师傅告诉记者,他和3名同事专门负责检查商户和顾客的口罩佩戴情况,如果发现商户未佩戴口罩或口罩佩戴不规范,他们会按照市场管理规定严格处罚。“春节临近,市场的人流量越来越大,市场组织人员每天早晚两次对各个销售区进行全面消杀。”郑师傅说。

1月18日10时,记者来到大庆路西城综合市场和江山农贸市场。在西城综合市场北门和东门口,保安对每位进入市场的人员进行核查,用仪器测体温,查苏康码、行程卡,提醒人们戴口罩。记者随后进入市场蔬菜销售区和肉类销售区,发现多数商户和顾客都能规范佩戴口罩,但也有个别人的口罩戴得并不规范,而江山农贸市场内的情况也大同小异。

西城综合市场的一位管理员告诉记者:“个别商户忙着卖菜,会因一时疏忽大意不规范佩戴口罩,一些顾客特别是老年顾客买菜时会拉下口罩,我们巡查发现都会立即上前劝导。下一步我们会加强管理,确保疫情防控措施落到实处。春节前菜场内人流量较大,无论商户还是顾客都不能放松警惕,积极配合市场的管理引导,戴好口罩。”

商场超市

春节迎来客流高峰

严查每一项防控措施

1月15日至16日,记者走访了市区通灌路和巨龙路的几家大型商超。1月15日,通灌路和海宁大道交叉口的大型超市入口处设置了自动测温仪、酒精消杀用品、口罩和登记簿。测温仪的显示屏实时显示着每位顾客的体温数据,超市安保人员逐一检查进入人员的苏康码和行程卡。一位安保人员介绍,春节前后超市人流量大,查体温、亮苏康码和行程卡、戴口罩是必查项目。偶尔有顾客忘记戴口罩,安保人员都会立刻拿出备用口罩给他们戴上。

1月16日,市区巨龙路一家大型购物广场西门出入口也排起了队,值班人员正在检查进入卖场人员的体温、苏康码、行程卡和口罩佩戴情况。一名未戴口罩的男子刚进门就被工作人员拦下,待他按要求佩戴好口罩后,才被放行入内。记者在顶楼餐饮区一家品牌餐饮店门口发现,员工要求每一位前来就餐的顾客登记疫情防控各项信息。“春节临近,进店就餐人数剧增,做好信息登记也是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具体步骤。”一位员工说。

当天,记者在该商场各楼层走访,发现无论是走道还是电梯门口,都有商场的工作人员在巡查,他们只要看到有顾客拉下口罩都会上前劝导,提醒顾客规范佩戴口罩。顾客们也很理解,家住香溢世纪花城小区的王女士说:“春节马上来了,商场人流量大,管理方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也是为大家好,我们应该配合!”

药店和理发店

严格执行疫情防控登记措施

1月17日上午,市区解放路一家大药房门口已经设置了提醒牌,要求进店顾客出示苏康码、行程卡、佩戴口罩并配合测体温。部分未佩戴口罩的老年人想要进店均被阻拦,待工作人员帮助他们佩戴好口罩、做完疫情防控检查后,他们才被放行。一名店员告诉记者,顾客来药店购买感冒药、消炎药等药品时,必须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出示身份证并登记信息。记者又去了附近的另外几家药店,发现各家药店都严格执行相关防疫措施。

1月17日14时,记者走访了建设路的几家理发店。一家品牌理发店的店主陈女士正在给一名十几岁的少年理发,家长则戴着口罩坐在沙发上等候。店门口放了一张桌子,每位进店的顾客都要登记信息。陈女士说,春节假期临近,理发店客流量猛增,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店方除了查验苏康码、行程卡,测体温,要求顾客戴口罩外,还要登记好顾客的信息。“听说最近一段时间,有的小门店因为防控措施做得不规范被关停了,要求整改,这可马虎不得!”陈女士认真地说。

卫生监督部门

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

查处力度

记者从海州区卫生监督所获悉,为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督促各单位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近日,该所联合各街道对辖区内的医疗机构及公共场所开展疫情防控专项督查。经检查,发现仍有部分单位的管理人员思想麻痹,存在侥幸心理,场所进出口未严格落实苏康码和行程卡查验、测温登记、佩戴口罩检查等疫情防控措施,部分医疗机构预检分诊处未严格执行询问登记病症体征和流行病史等制度。截至目前,共检查医疗机构238家、公共场所365家,关停整改14家。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监管部门将持续强化疫情防控监督检查力度,抓紧、抓实、抓细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特别是对前期督查中发现问题的单位,将针对性地进行“回头看”,仍不能切实落实疫情防控措施要求的将停业整改,坚决堵住疫情防控漏洞。

疾控部门

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

这些细节不能忽视

市民在公共场所该如何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市疾控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春节临近,各个公共场所也将迎来客流高峰,为切实加强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市民应注意以下事项。

首先,不扎堆、不聚集,取消不必要的聚集性活动,个人家庭聚餐聚会控制在10人以内。广大市民须时刻保持个人防护意识,科学规范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安全社交距离,不去人群密集和通风不良的场所,缩短在公共场所的停留时间。出入车站、码头、商场等公共场所时应积极配合体温测量、苏康码和行程卡查验。

其次,近期省外来连返连人员应及时开展核酸检测,主动做好自我健康监测,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应立即前往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并主动告知14天活动轨迹及接触史。就医途中全程佩戴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最后,请符合条件的市民尽快到居住地附近接种门诊有序接种新冠肺炎疫苗。(策划 吉安贤 记者 梁洪胜)

总值班: 陈刚 曹银生     编辑: 张艺雯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