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优秀农民工”,平凡岗位书写不平凡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的工作平凡又普通,他们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通过自己的勤奋、踏实、刻苦的努力,将有限化为无限,将平凡做得不平凡,告诉我们普通小人物也可以通过行动铸就不凡的匠心。

近日,全省优秀农民工和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表彰名单出炉,由我市推选的龙世金、秦雷、孙云、刘小清、霍正奎五人喜获“全省优秀农民工”荣誉称号,他们均来自基层工作一线,在平凡的岗位上展现着各自的风采。

龙世金

四川凉山彝族小伙奋斗在港城

得知自己获评江苏“全省优秀农民工”后,龙世金很是兴奋。当天晚上,他就把这一好消息用微信发到四川省凉山州会东县堵格镇赊租村的老家,让远在大山里的家人一起分享这来自2千多公里外的喜悦。

2018年3月,28岁的龙世金从大山深处来到连云港,在朋友的推荐下成为管桩制作流水线上的一名工人。这位彝族小伙子非常爱学习,他虚心拜老工人为师,不懂就问,有空就学。从装配、合模到布料、振捣,从编钢筋笼到开搅拌机、开行车,不到1年时间,他就把管桩流水线上的全部工种都干了个遍,迅速成长为车间全能技工。由于业务过硬,当年底他就被推选为班长。

今年初,龙世金调到技改过二车间,试产过程中,由于原材料和配方等原因,泵送的材料经常出现堵塞现象,他建议将输送管道提高40厘米,并根据原材料变化适当调整配比,新车间运行难题迎刃而解,管桩日产量由50多根提高到100多根。龙世金的革新成果被申报为国家专利,其本人还选入“东浦工匠工作室”成员。

去年,东浦公司被省市总工会列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试点,龙世金和工友们积极参与,他入选企业首批产改信息员,成为企业技改内训师,给员工进行小改小革培训600余人次。


刘小清

任劳任怨的宿管员

早上8时10分,刘小清提前到达工作岗位,换上蓝色的工作服,开始了一天紧张忙碌的工作,整理、清洁、布置摆放、铺床、抄电表……7年来,刘小清总是日复一日、不厌其烦地做着这些工作。12月8日,笔者在日出东方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宿舍楼见到刘小清时,她正在给每个客房添置被子。“年底公司活动多,南来北往的经销商、销售人员都会到公司开会,马上要降温了,多准备一些让他们暖和些。”

1984年出生的刘小清是海州板浦人。2014年经老乡介绍,她成为一名宿管员。在此之前,刘小清认为工作内容无非就是“收拾房间”,可真正上手后,刘小清发现这不仅考验体力,更考验细心与耐心。

“我们工作很杂,每天要清理公共区域、打扫房间,还要抄电表,定期开展用电安全检查。”如今,刘小清和其他3位同事负责的3栋宿舍一共有350个房间,常住员工360人,忙的时候能有1000多人。

尽职尽责、默默奉献、勤勤恳恳……刘小清在得到同事们认可与信赖的同时,也先后被公司授予“成长奖”“微笑奖”“优秀员工”“明星员工”等荣誉,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了不平凡的自己。


秦雷

港口码头的技术多面手

12月5日晚,寒风凛冽,在赣榆港区新海湾码头公司液化码头施工现场,一艘5万吨油船正在卸载原油。负责原油卸船作业的秦雷已连续工作13个小时。他盯着技术参数双目发胀,却一刻也没有放松,直到顺利完成3.5万吨原油的管道输送、181辆运油车的装载任务,他才与换班的技术人员交接换班。

秦雷今年34岁,是赣榆区柘汪镇秦沙村人。16岁从金山中专毕业后,只身前往上海、苏州、南京等地先后工作了10年,学到了物流管理、码头装运等技术活。2015年3月回到家乡,投身家乡发展建设,并顺利进入新海湾码头液体化工管理部,成为操作二班的副班长。

2019年,秦雷参加第十一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天津港”杯流体装卸工职业技能大赛及连云港港口集团组织的预赛,在训练中他以练促赛、以赛代练,在预选赛中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最后他在竞赛中取得了个人二等奖。

凭着过硬的技能,秦雷曾先后参加国家级、省级技能竞赛,荣获“江苏技术能手”“江苏青年岗位能手”“全国交通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技术能手”等称号。


孙云

埋头苦干的“老黄牛”

“这份荣誉不仅属于我,也属于企业,感谢公司为我们员工铺就的发展成长平台。”得知自己获评全省优秀农民工后,44岁的孙云满心欢喜,他对企业有着深厚感情。

2010年,孙云来到江苏科伦多食品配料有限公司应聘工作。进厂之初,“门外汉”的他一脸茫然,但他很快进入状态,适应了新环境。没过多久,他就被车间领导提拔为班长,负责车间一个班次的生产组织、人员调配,指标执行、安全检查和故障排除等项工作。

2013年10月,因其表现突出,孙云晋升为车间主任,主要负责新产品的研发和中试工作。在他的努力下,公司新产品研发试验工作得到较快稳定发展,先后试验成功新产品6个并转入正常生产,实现市场销售,其中有2个产品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成为公司拳头产品,显著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孙云带领车间全体员工,吃住在公司4月有余,担负着公司全面消毒工作。期间,他每天都要走上3万多步,从未叫苦叫累。从2010年至2020年,他连续11年被评为公司先进忠诚员工。


霍正奎

踏踏实实砌好每一块砖

12月7日一大早,天还没有亮透,霍正奎就离开家前往工地干活。到了工地上,戴上安全帽,就开始一天的工作。“现在做的是平明镇新农村建设项目,我是土建负责人。”霍正奎说,他干这行40年了,起早已成为一种习惯。

现任江苏东海天工建设有限公司项目部施工队长的霍正奎,是平明镇上房村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今年59岁了。因为小时候家庭贫困,父亲身体不好,兄妹几人只靠母亲一人拉扯长大,他早早就加入了村里的瓦工队,开始了“搬砖”之路。

在给建筑公司打工时,霍正奎深知自己一个人单干很难闯出名堂,关键还得集中一批能工巧匠一起干。1986年夏天,在外摸爬滚打多年的霍正奎决定回村组建自己的施工队伍,他把多年学习积累的施工经验,全部用在施工管理上,始终把质量、安全放在第一位。

2015年,霍正奎所在建筑公司承建望东小学,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他便带领施工班组发扬“白加黑”的苦干实干精神,加班加点克服种种困难,战胜多种不利因素,积极推进施工进度。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霍正奎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积极报名参加援建任务。2020年在疫情防控期间,他又主动带领全家向村里捐款。他说:“村干部们守在‘抗疫’一线,作为村里的一员,我们也应该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肖婷婷

总值班: 吴弋 刘昆     编辑: 张笑爽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