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22个记者节里回顾新闻从业经历,是绕不开建党百年这条重大主题主线的。参加新闻工作已十余年,这十几年是中国经济建设最快的一段时间。近十年来,全社会发展经济的同时,政府干了一件事——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近十年,大家收入都在变高,但是收入变化最大的是最底层的人民。2012年中国还有9900万贫困人口,现在消灭了绝对贫困,当然不是说没有穷人了,而是说想要努力不穷的人是可以不穷的。
这些扶贫的对象不会在抖音、快手里拍视频告诉你,他们已经不再惧怕饥饿和寒冷了。如果纯粹从功利的角度看,大部分的扶贫投入也是没有经济回报的,所以这整件事等于是在一个没有人看得到的地方,花了很多钱,干了一件没有回报的事情。
原因也很简单,这是他们答应过的。
100年以前,有一群人聚在一起,给所有中国人承诺,说我们一起干,将来可以实现共产主义,可以过好生活。这100年里发生了很多事,我们一起经历很多辉煌的胜利,也遇到过很多困难的低谷。有的低谷是真的低,低到大家有时候都忘了这个承诺,低到当年给我们引路的老大哥自己都熬不住解体了。但是当初许诺的那群人,这100年一直也没忘记,现在有了条件,开始准备兑现100年前的承诺。
消灭贫穷是第一步,因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然后呢?就是让所有人都富。
前不久,中央给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出了一个文件。根据新华社的新闻通稿,其中有两句话非常重要:2025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经济水平;2035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争取达到发达经济水平。
这两句话里面蕴藏了很多重要的信息,非常微妙。2025年浙江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水平,大概人均13万人民币。那到了2035年按道理GDP得继续提高,比如争取达到高等发达水平,但是新闻里没有使用“高等”这个词,只说争取达到发达经济体水平。按照计划,2025年已经是发达经济体了,怎么到了2035年目标还是这个呢?
这种级别的新闻是不会有表述错误的。对比2025年和2035年GDP目标是一样的,这句话想表述的内容就藏在了“和”字后面。人均GDP“和”城乡居民收入达到发达经济体水平,重点是“城乡居民收入”,这是整句话的题眼。新闻通过重复前面GDP的目标,告诉你重点已经转移了。在2025年之前咱们的主题还是发展,在共同富裕里,重点词是“富裕”。从2025年往后10年重点词就变成了“共同”。前半部分5年内完成,后半部分在之后的10年努力完成。所以新闻写得好,真是堪称艺术,可以用一个看似重复的增长目标,明确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有些话看似没说,实际说得清清楚楚。那么可以预计在未来的一些年,全社会会有一个涨工资的主题。
现在,100年前的那个承诺,正在一步一步被兑现,后面我们可能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这条路不论如何艰难,我还是会继续相信那个承诺,也会相信为之守护了100年的那群人。
总值班: 王夫成 刘昆 编辑: 宋添翼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