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的快乐对“剁手党”来说是即时狂欢,而后续的各种还款却成了许多具有提前消费习惯的年轻人不得不面临的“痛苦”。好在除了摩拳擦掌的消费者和商家,如今的传统商业银行也纷纷加入到促销大军中,顺势推出各种刷卡消费促销的折扣,比如“领红包”“消费减免”“多倍积分”“分期免息”等。而“分期免息”“提高临时额度”等信用卡常规操作让不少“剁手党”瞬间忘却烦恼,但有些包着“糖衣炮弹”的收费形式并不是真的优惠了,分期付款免息不免手续费,临时额度到期需要一次性付清,“剁手党”疯狂下单还需三思。
银行信用卡优惠招数多
今年“双11”,不少商品在叠加使用各种优惠券后的价格非常吸引人,好多网友表示“都想收入囊中,奈何卡上缺钱”。事实上,如果能够巧妙地运用好各家银行卡的优惠政策,那么照样可以“零利息”提前消费再还款。
如何巧用银行卡省出钱来“买买买”呢?日前,记者打开各家银行官网、APP以及微信公众号发现,各大银行大多推出了“刷卡金”“秒杀”“玩转积分”“满额立减”等活动,还有多家银行的信用卡推出“双11”绑定支付平台减免活动。
记者注意到,交通银行信用卡推出了“嗨购双11”“年年奖”两大重磅活动,支付宝已经绑定交通银行信用卡的用户可领5元淘宝天猫消费红包,并且还有首次绑卡领8元优惠等福利加码;“年年奖”活动则是通过趣味性的3重惊喜玩法收集金币,用金币可以获得实实在在的刷卡金。招商银行与支付宝、微信支付、云闪付等合作,针对“双11”推出“全网购物笔笔返现”活动,单笔满18元就可以登录掌上生活APP进行刮奖,获取消费金;掌上生活APP还开启了“11.11天天红包雨”,在其商城免息购买心仪的商品,有5折秒杀、立减、下单送礼等优惠。另外,多家银行还与各大电商平台推出“至高24期免息”活动,让“剁手党”买过瘾。
今年“双11”,包括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在内的数十家银行都在支付宝平台开了银行优惠专区,用户在支付宝首页搜索“银行1111”关键字,即可进入活动专区,专区内主要有“红包限量领”“绑卡领红包”“支付享立减”等优惠活动。
零息零手续费才是真免息
在透支信用卡“买买买”的时候,消费者也要意识到,零息零手续费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免息。
为了让消费者提前放心消费,不少银行在进行信用卡营销时都会打出“零利率”“分期免息”等宣传语。不过,“分期免息”虽然是免了利息,但手续费可能并不少。业内人士指出,不要看到“分期免息”就盲目消费,一旦消费者选择了分期付款,实际支出的费用可能远远超过商家给予的优惠。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目前信用卡分期往往分期期数越长,手续费费率就越高,比如某银行信用卡分三期手续费2.64%,如果分24期,在享手续费8.8折的优惠基础上,还需要付15.12%手续费。对于这些隐形“猫腻”,消费者要注意“避坑”。
此外,不少“剁手党”为了在“双11”畅快地“买买买”,往往会在前期申请提高信用卡临时额度,也有银行会主动给予临时额度的提升权限。记者了解到,信用卡临时额度有效期通常是30天,不过,具体还要看各家银行的规定。持卡人必须弄清楚的是,若使用临时额度,实际刷卡额度超过原信用额度的部分,需要在到期还款日前一次性还清,不能分期还款,临时额度会全部计入当月的最低还款额度内,如果临时额度未能按时还款,则视为逾期。因此,“剁手党”在“买买买”之时一定要综合考虑自身的还款能力。
注意用卡安全 警惕被骗
为了提高“双11”期间的购买力,当下不少年轻消费者选择提升信用卡额度,而这正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不法分子通常会冒充银行客服,谎称可以提升信用额度,继而以支付“服务费”为由,诱导消费和扫其二维码支付,从而实施诈骗。事实上,提高透支额度要经过严格审核、提供相关证明,并且不会额外收取费用。消费者在接到陌生电话和短信时,务必核实对方身份再进行操作,不要轻易点击或扫描未知的链接、二维码,当陌生人向你索要银行短信验证码时,一定要警惕,若发现被骗,应尽快报警。(王怀诗)
总值班: 吴弋 刘昆 编辑: 陶莎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