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连云港海州强化网格化管理织密织细疫情防控网

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连日来,海州区充分发挥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优势,封闭部分出入口,增设疫情防控监测点,积极发动网格员、志愿者、物业、楼栋长等网格力量全员上阵,织密织细社区疫情“防控网”。

“请问您家有没有外地来的”“麻烦出示一下行程码”……8月4日正午时分,海州街道双龙社区网格长葛文文和网格员匆匆扒拉几口午饭,继续进行“扫楼”排查工作,每到一家她都认真询问、详细记录,天气炎热,她的衣服湿了一大半。双龙社区地处海州老城区,辖区内大多为分散的独栋楼,且老年群体占比高,多数居民无法通过社区的微信群及时了解到相关信息,社区工作人员只能逐户上门宣传。

为做好社区人员核查“应查尽查”,海州街道通过“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机制,开展全覆盖、拉网式排查,确保辖区每栋楼、每个单元都有专人负责,推动落实疫情防控“最后一米”,并对管理薄弱的地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登记梳理和改进,织就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的社区疫情防控排查网。

社区工作人员的无私付出,也感染着越来越多的居民志愿者参与到防控工作中。连日来,朐阳街道192名网格员领到了疫情防控“敲门行动任务单”,开展“全排查、护万家”的“敲门行动”,机关工作人员、党员先锋积极响应,踊跃“接单”。“通过就近原则,我们将党员志愿者、居民志愿者划分到摸排网格,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三大优势,逐小区逐楼栋逐户进行全面细致摸排。”朐阳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马玉昌介绍。

据悉,在“敲门行动”中,朐阳街道严格履行“找人”责任,针对各网格区域内来连返连人员进行兜底排查,积极引导群众主动登记、接种疫苗,将排查覆盖到每一个居民小区、村民小组、街区、楼栋,对中高风险地区返乡人员进行全面细致地再排查、再登记、再造册,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在乡村,大喇叭和流动宣传车持续发出“防疫声音”,提升村民防控意识。“外地返乡怎么弄,中高风险回连人,主动报备不隐瞒,核酸阴性居家留,最好武器是疫苗……”每天早晨8点,通俗易懂的顺口溜从空中传来,回荡在村民耳畔。

​“大喇叭一直是我们宣传的主阵地,让那些不用智能手机、接受信息不及时的村民也能及时了解疫情防控最新形势和全村疫情防控工作情况。”板浦镇疫情防控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自疫情防控全面启动以来,板浦镇因势利导,通过全镇21个村(社区)平台、253个喇叭播放防疫相关内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反复提醒村民注意防控,同时利用“大喇叭+小喇叭+流动宣传车”,让最新的防疫措施直达农村千家万户。此外,由党员干部、小组长、网格员、志愿者组成的板浦镇疫情防控志愿队伍,深入21个村社已开展3轮拉网式、地毯式逐户摸排登记,确保排查到位、处置到位。(记者 庄婷婷 通讯员 邵沛源 陈荣 金姝延 王蕾)

总值班: 陈刚 曹银生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