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连云港市今年推行电梯维保模式和检验检测方式改革

为了有针对性地保证电梯安全运行,江苏省将逐渐推行电梯维保模式和检验检测方式改革,不再是一刀切地在固定时间进行维保和检验检测,而是注重质量,按照实际需要,确定维保和检验检测期限,最终目的就是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笔者近日从市市场监管局获悉,我市被纳入试点城市,与无锡、苏州等其他5个城市一起,推进电梯维保模式的转变,引导电梯使用和维保单位,从重维保过程向重维保结果转变。

“按需维保”是指根据电梯的安全状况和运行工况,以提高电梯安全性、可靠性为目标,科学确定电梯现场维保的项目、内容和周期的一种维保模式。电梯维保企业若具有实施远程监测管理能力,并采用信息化系统开展电梯维保工作,可通过自我承诺的方式,自愿参加试点。实施“按需维保”的电梯则需经使用单位同意,投保电梯安全责任保险,并配备远程监测装置,可实时交互数据和持续在线。

实施“按需维保”,将使电梯维保从原来每15天一次的例行维保,转变为“全天候监测+针对性维保”。电梯维保单位通过安装于电梯上的远程监测装置对电梯日常运行状况进行全天候实时监控,根据电梯运行状况,及时调整电梯维保项目和周期,并进行预防性的维护保养,可以有效降低电梯发生故障的风险。

“目前电梯维保的周期是半个月一次,现在有些不规范的维保单位,虽然维保次数达到了,但是质量不能保证,维保的规范不到位,对电梯安全可能存在一些隐患。”市市场监管局特设处处长杨智介绍,状况好的电梯,改革后的维保时间可以延长到最长3个月之内。而运行频率比较高的电梯,比如车站、商超等场所的电梯,可能要根据实际情况缩短维保周期。

检验检测方式的改革,主要是科学调整电梯检验周期,同样也不再一刀切。比如新安装电梯在监督检验后6年以内,由原先的每年检验更改为每3年检验一次;使用6年以上、15年以内的电梯,每两年检验一次;15年以上的电梯,每年检验一次。

“通过这个改革试点,就是要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通过采用市场化和信息化的手段,进一步加强对电梯检验检测以及服务质量的监管,督促他们提高服务水平,进一步保障电梯安全运行。”杨智说。

为保障试点工作的有序开展,市市场监管部门还将加强监管,保障试点电梯的安全运行。比如,规定电梯现场维保间隔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试点电梯必须配备实时的远程监测装置,并保证持续在线;按需维保情况须上传市智慧电梯平台,保证按需维保过程的可追溯等。(记者 王文 通讯员 李子龙)

总值班: 吴弋 刘昆     编辑: 张笑爽     审核: 刘昆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