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即,面对考试的不仅是考生,家长作为陪伴孩子复习备考的重要角色,应该做好陪伴和引导,让考生以更加积极的状态去迎接高考。
连云港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咨询师、新海高级中学专职心理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李凤珍认为,临近高考,考生备战很难一帆风顺,压力过大、焦虑紧张、心理疲劳、睡眠质量不佳、情绪敏感易波动等都可能是他们遇到的问题。对于他们所遇到的问题,父母要把握处理问题的基本原则。
有些家长总希望考生将全部时间用于复习备考,因此,所有可能涉及考生“浪费时间”的事情均由家长包办代替。其实,家长不要替孩子清理书桌、书包、床头,以免孩子为找学习资料和学习用品而烦躁,保持平时的自然状态就非常好。有的家长将水果削好、切块后用牙签扎好,一边在孩子身边盯着做练习,一边将水果放到孩子口中。有的家长拒绝一切访客、关闭家中所有的娱乐设备,如电视机、音响、广播,拔掉电话线,家庭成员之间说着悄悄话,过度的安静,也会引起考生的心理紧张。这样的氛围严重强化了考生的心理压力,致使他们学习不能集中,产生焦虑情绪。
当孩子面临人生的重大选择之时,家长首先应该尊重孩子的意见,这是毋庸置疑的。让孩子更心悦诚服地接受家长的合理化建议,而避免孩子在关键的时候出现不必要的偏差和闪失,是家长需要的推敲和研究的事。高三家长需要相信孩子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考出自己的较高水平。家长不要给孩子制定每门科目考试分数指标,不要规定孩子考上什么大学,否则就会给孩子加压。能够考多少分是由题目难度和个人能力综合确定的,家长只知道自己孩子的能力,却不知道未来试题的难度,所以提分数要求是荒唐的。
父母要做好自身的情绪管理,避免将负面情绪传染给孩子。有时候家长平时说的话,直接影响孩子的情绪。父母可以对孩子说:“只要尽力就行了。”这句话能让孩子吃下定心丸,减少心理压力,从容地面对高考。有的家长不停地交代孩子考试要认真,不能马虎,这样或许会给孩子心理压力,高考期间最好不要和孩子发生争吵,以免影响孩子的心情。
父母要努力保持与孩子之间持续有效的沟通,让孩子在包容接纳的家庭氛围中备考迎考。家长会倾听,孩子就会乐于向你倾诉,倾诉是缓解压力的一个很好的方法。要多与孩子沟通,与孩子共处的时间和机会尽量多一些,一起吃吃饭、聊些轻松有趣的话题,多陪孩子娱乐。同时,以积极向上的情绪感染他们,给他们一个宽松的空间。
越到复习备考的后期,家长越要保证自己与孩子的每一次沟通都是有效的。“总之,在陪伴孩子复习备考的这段时间,家长要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包容和接纳的环境,在孩子成功和满足时给予认可,在孩子经历挫折时给予保护,这样父母就成了孩子备战高考这条路上最坚强的后盾。”李凤珍说。(记者 赵阳)
总值班: 陈刚 曹银生 编辑: 张艺雯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