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记者 侍敏 通讯员 刘人瑜)“民以食为天,刚性需求的消费永远是有市场的。”樊吉至今还感谢疫情期间,那段自己既当老板又当厨师和骑手送外卖的日子,正是那段“酸爽”的经历,让他看到餐饮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并成功转型,最终成为一家线上线下同时发力的新型餐馆。
“酸爽”经历
做外卖骑手的那段日子
今年34岁的樊吉,是老海州秦东门大街上“樊记黑鱼馆”的老板。“去年5月份开的店,没想到才开几个月就遇上了疫情。”樊吉说,“也正是这场疫情,让我有了一段自己既当老板又是厨师,还兼职骑手送外卖的经历。”
那是他在餐饮行业十多年来最与众不同也是最“酸爽”的一段经历。那个时候,绝大多数人还都宅在家里,而他却没闲着。每天,他会去市场买菜,然后将新鲜的食材或是已经烧好的色泽诱人的酸菜鱼、小龙虾等菜肴拍照后发到朋友圈:“明天恢复打包外卖,满58元免费送货到小区门口”“已到岗,想吃的可以下单了”“配点素菜给你解解腻”“周末一波打包结束啦,坐等美团与堂食”……“感觉这两个月发的朋友圈,比以往好几年发的都要多。”除了上美团等专业的外卖平台,更多的还是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吆喝。樊吉笑着说,“朋友圈里都是一些老顾客,对我比较信任,下单的还不少。”于是,在厨房忙完后,他就戴上头盔,骑上自己的“小电驴”,当起了骑手送外卖。
那段时间,心里想着房租、贷款,眼睛看着手机,只要有人下单,无论时间、天气如何,樊吉都会立刻行动起来,以最快的速度将菜品送到顾客小区门口。正是他这种敬业又拼搏的劲头,为他赢得了更多顾客的信任,也为他的小餐馆在今后的发展中赢得了商机。
一个人,既是老板又是厨师,还要兼职骑手送外卖,辛苦就不用说了,不过看着自己亲手送出去的一单单外卖,那颗因为疫情而沉重的心却愈发轻盈起来。
成功转型
打造“线上+线下”新模式
樊吉说,自己做厨师整整9年,开饭店也有近10年时间了,但一直都是靠堂食来“单打独斗”。没想到一场疫情,让他彻底改变了经营思路。
“线上线下结合,基本是实体店大势所趋,疫情加速了新餐饮的来临。”樊吉认为,堂食虽然一直是餐饮业的核心,但线上订餐需求随着疫情暴发达到新的高度,即使疫情过去,随着大家对卫生、健康等方面的重视以及消费观念的改变,线上外卖+堂食+打包将会是未来餐饮行业的新模式。
如今,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好转,樊吉的黑鱼馆生意也越来越好了,除了传统的堂食外,外卖已经成为小饭店业务新的增长点,他还利用哥哥养殖龙虾的优势,搞起了“小龙虾100元8斤”的促销,吸引了一大批吃货。现在,每天的外卖订单,几乎能占到总业务量的三分之一。
在外卖订单不断增长的同时,堂食也逐渐恢复,“五一”小长假那几天,“樊记黑鱼馆”几乎天天爆满,忙的时候,不仅老妈、妻子,就连弟弟、弟妹都赶过来帮忙。
“这也要感谢政府部门对我们小微企业的帮助。”樊吉诚挚地对记者说,“疫情期间,工商银行主动给我打来电话,为我们这些小微企业提供低息贷款,我贷了将近10万元。”正是这笔贷款,帮他渡过了那段最艰难的时期;幸福路街道在4月份也搞了一次“舌尖上的幸福,等你来尝”活动,通过微信公众号带领“吃货”们打卡辖区特色小吃,樊记黑鱼馆因为味美价优而被首推。那段时间,樊吉明显感觉前来吃鱼扒龙虾的顾客变多了,外卖订单数量也不断增加。
记者手记
疫情之下,危机并存
危机,即“危险”与“机遇”。疫情给众多行业带来了危险,同时也带来了机遇。
樊吉告诉记者,自己身边也有不少开饭店的朋友,后来有的转行去卖水果,还有的干脆去工厂替别人打工。他们认为,这场疫情,一眼望不到头,不如及时止损,另寻出路。而樊吉则从变身外卖骑手的那段时间里,找到了餐饮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的确,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线上购物发展趋势颇为迅猛,线上线下结合,基本是实体店大势所趋。然而作为人们情感交流的实体场景,堂食依旧是众多餐饮行业的核心。但是,线上线下并存的新模式肯定会取代以堂食来“单打独斗”的格局,只不过疫情加速了新餐饮时代的来临。
一方面,疫情期间,不少餐饮企业选择关门歇业,但也有像樊吉一样的餐饮从业者积极转变思路,改变经营策略,变被动“等客上门”为主动“送菜到家”,而这些转变经营思路的“自救”方式大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另一方面,疫情过后,作为刚需的餐饮行业肯定会复苏,也给创业者带来了商机;与此同时,一大批餐饮企业转行、倒闭带来的市场空缺,也将成为像樊吉一样撑过行业寒冬的创业者们的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