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张晶晶)做一名好医生,追求医德双馨是东海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高先彬的从医追求。1991年8月,从菏泽医学专科学校毕业后,高先彬被分配到东海县人民医院内科工作。从医29年来始终工作在临床一线、默默无闻地从事临床医疗、教学及行政管理工作。
2000年,晋升主治医师后,高先彬去南京脑科医院进修学习一年。在这一年,高先彬认真听神经内科的教授、专家讲课,听他们分析病例和疑难杂症,学习了许多新技术,如脑出血微创术、神经内科的早起康复、脑脊液细胞学等等。进修回来后,高先彬把所学到的技术引进到临床实践中。
为了开展新技术,高先彬付出的辛苦难以想象,刚开展“高血压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时,高先彬除了要问诊、沟通,还要在头颅CT上定位,然后召集同事们一起讨论后,再麻醉、打钻、抽吸血块,由于不能一次完成,要多次抽吸、溶解,冲洗血肿腔,期间也会出现再出血等问题,连续治疗几例后,双脚都站肿了。但看到病人康复出院,那种喜悦的心情跃然纸上。该科“高血压型脑出血的微创清除术”,成功开启了东海县人民医院甚至是东海县卫生系统“微创抽吸治疗脑出血”的先例。同年,获得了东海县人民医院新技术引进一等奖。紧接着高先彬和同事们又开展“降纤酶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课题研究,并且申请为市级课题。在评比中获得连云港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东海县科技进步一等奖。他因此被医院提拔为内二科副主任,科室是一个由肾内科、神经内科及血液透析室组成的综合科室,他带领全科人员又开展了一项新技术———血浆置换术。
“作为一名医生,不仅要刻苦学习、提高技术,还要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高先彬始终认为,在临床工作中,对待病人如亲人,采取换位思考的方式,不仅为患者治病,还用真情为患者服务,亲力亲为帮助患者,赢得了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
由于各个专科的加快发展,病人慕名而来的越来越多,内二科已无法满足。2011年,医院成立了神经内科病房,高先彬主持神经内科工作,这也是东海县卫生系统第一个神经内科病房。
刚成立时神经内科专业人员较少,多数从其他专业借调而来,高先彬经常在夜里被值班人员电话叫醒,然后匆匆赶往医院,有时到凌晨3、4点才回到家。经过一段艰辛的成长,神经内科终于成熟。连续4年获得县人民医院综合效益一等奖。在工作的同时,高先彬不忘科研,除了“降纤酶治疗进展型脑梗死临床研究”外,又参与了两项市级课题。同时协助参与了国家级“在东海县进行的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在科室里,他带领科室人员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从去年到现在,该科顺利开展了“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取得很好的效果。同时他带领的“晶都英才工作室”进一步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提高服务质量,获得了县委的高度肯定,并获得了二等奖。
身为科主任,高先彬经常教导身边的医护人员要有一颗爱心,做好工作首先要付出。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高先彬由主治医师晋升到副主任医师,目前晋升到主任医师。2012年被选举为东海县第十六届人大代表,2017年被选举为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2017年被县委授予“晶都名医”称号及五一劳动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