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列表头部广告一条

新闻 新闻> 连云港新闻

创文在行动 | 连云港269个小区推行垃圾分类

【连网】(记者 张晶晶 通讯员 孙淑莉 赵曼 李江“废旧电池应该放在哪个颜色的垃圾桶?”“这个尿不湿原来是干垃圾啊!”“我知道报纸是可回收垃圾!”今年72岁的孙奶奶在听完垃圾分类督导员的讲解后,连连点头,她称回家后一定认真分类,这暖心的一幕让人不禁莞尔一笑。

如今,垃圾分类已成为城市文明的重要缩影,在港城几乎随处可以看到“垃圾分类 变废为宝”的文明倡议,从源头分类的做法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学校、社区、各企事业单位也掀起“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帮垃圾各自找回属于自己的“家”,已经成为不少市民的“必修课”。

分类垃圾箱成不少小区“标配”

昨日,在连云区日出东方小区的入口处,一组垃圾分类回收设备整齐排列着,垃圾分类督导员颜可正对小区过往的居民普及垃圾正确分类方法和积分兑换政策,吸引不少居民参与。据垃圾分类督导员颜可介绍,截至目前,日出东方小区每月可回收垃圾350公斤,居民注册率达81%,参与率达90%,这种通过垃圾分类累计积分兑换奖品的模式获得好评。

在一些较大的小区,垃圾分类回收覆盖更为全面。记者在海州区香溢江南小区内看到,小区推出了三种时尚的垃圾回收方式。居民们可以在垃圾袋上贴二维码,投放在机械式垃圾桶内进行积分统计,也可以参与每周一、三、六资源回收日活动,现场和工作人员兑换积分,不想出门或者有无法搬运的大件,还可以通过微信、APP回收平台上门回收。

“小区每个月参与投放的垃圾回收重量约10公斤,垃圾分类知晓率在95%以上,参与率62%,注册率92%,正确投放和正确回收需要我们在平时工作中广泛宣传,时常长了,居民也就知道正确投放了。”小区垃圾分类管理员高超说道。

分类意识逐渐深入人心

为了提高垃圾分类准确率,避免垃圾二次污染,海州区还设置了垃圾分拣中心。“各个社区、小区物业负责对前端的生活垃圾进行收集和分类,然后由专业人员运送到生活垃圾分拣中心。”生活垃圾分拣中心负责人唐晓薇介绍,经过称重、种类登记后,分拣中心的工作人员对可回收垃圾按照“塑料”“玻璃”“织物”等进行精细分类,不可回收的经分解后集中清运到焚烧厂发电,有价值的部分拆分后将分别送往资源化工厂,实现再生循环。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有居民担心在清运垃圾时会不会把已分好的垃圾混装?海州区环卫处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试点小区,采取不同的清运方法,并安排专人进行专类处理,不会让垃圾再混在一起。”实施垃圾分类两年来,海州区已经完成垃圾分类试点小区54个,设置垃圾分类设施200余组,回收可回收垃圾89吨。在此前试点成功的基础上,海州区今年计划新增55个垃圾分类小区,让生活垃圾分类成为一种新时尚。

垃圾分类覆盖面将全面铺开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去年,全市建成垃圾分类小区269个。到2020年,我市城乡垃圾分类工作要建成分类投放体系、分类处理设施体系、可回收物回收再利用体系。市区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将达到70%。今年,我市将计划新建垃圾分类小区286个,其中市区166个,东海县、灌云县、灌南县各40个;在全市建成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全部强制垃圾分类基础上,2019年扩展到商场、车站、企业等公共场所开展强制垃圾分类,新增284个强制垃圾分类单位,其中市区162个,东海县54个,灌云县38个,灌南县30个。新增连云区镇村全域生活垃圾分类试点乡镇一个,建设农村易腐垃圾处理设施,在各行政村按照“二次四分法”引导村民开展垃圾分类;新增公共区域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设施1000组。

在垃圾分类收运体系方面,我市将督促各县区加大生活垃圾分类和治理资金投入,增加垃圾分类收集容器、专用收集车辆,新建垃圾房,建设垃圾分类数据管理平台,实现年底前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设施覆盖率达60%以上。增加公共场所垃圾分类公益宣传的投放比例,在氛围营造上再“加码”;优化奖品配置,丰富奖品兑换形式,在有条件的小区推广用积分直接抵扣家政服务、停车费、物业费等,把垃圾分类融入百姓生活,让垃圾分类成为市民生活习惯。

记者手记

垃圾,被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实施以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为基础的生活垃圾分类,是改变生活方式、提升生活品质、建设美丽港城的必然选择。垃圾分类,不只是举手之劳,更应该成为系统工程,需要认真规划。因此,让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需要全民参与,放弃旧习惯,养成新生活习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