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 □ 李慧 宋芹 龙步青 李子莹
20年来,女税官新老更替了一批又一批,受助对象更新了一茬又一茬,但“爱心妈妈”这个称呼却从未改变,她们的善行义举也是从未停止。赣榆税务“爱心妈妈”团队,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先进典型;是勇于担当、自强不息,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巾帼先锋;是公而忘私、扶危济贫,践行新时代雷锋精神的时代楷模。
无私大爱不断得到传承与发扬
20年来,“爱心妈妈”坚持把无私大爱和执着信念融入扶贫济困、服务人民的实际行动中,她们20年如一日,老带新、母传女,一代代紧握着雷锋精神的接力棒,传承精神,传递感动。
一群刚刚跨出大学校门的女大学生当了税官,她们成了赣榆税务“爱心妈妈”群体中的“妈妈”。值得一提的是“爱心妈妈”中有一个“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真实故事。李新敏是赣榆国税局一名出色的女税官,也是“爱心妈妈”中的领头雁之一。她平时工作繁忙,很少能照顾到自己的孩子,女儿刘瑜的家长会她大多都没能参加。周末不加班的时候,她要么是忙着去看望帮扶的学生,要么就是把学生们接到家里,为他们洗衣、做饭。起初,刘瑜觉得妈妈很偏心,对别人家的孩子比对自己好。随着年龄的增长,刘瑜渐渐理解了妈妈的做法,也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还与一些受助的学生成了要好的朋友。受到妈妈爱心的推动,长大后,刘瑜也当了一名税务员,成为“爱心妈妈”中的一员,接下了妈妈爱的接力棒。
“爱心妈妈”的善举感动着社会,也深深影响了她们的家人。孙爱萍的老公李杰从2000年起就并肩跑起了“爱心马拉松”,累计资助45人15万元,成为一位热心公益的志愿先锋。王宜芹一家3口一同参加扶贫助困,吴粉叶的儿子、儿媳妇也一起献起了爱心,韦桂娟的女儿坚持要把最喜欢的水彩笔送给孤儿小妮……
在“爱心妈妈”的影响下,男同胞们也不甘示弱地当起了“爱心爸爸”。2001年,一篇名为《孝女绳》的文章深深打动了男税官王祥渠。讲的是长春市五年级(1)班的小女孩李琳,为照顾好长期卧床、又聋又哑的爸爸,每晚临睡前,她把一根细细的尼龙绳拴在自己的脚腕上,另一头连着爸爸的床头,然后才轻轻入睡。日复一日,细细的尼龙绳在那间小屋里一次次被牵动,女儿的坚韧、勇敢和关怀就在一次次牵动中发挥作用,为病重的爸爸注入了生命的能量。看完这篇文章后,王祥渠深受感动,悄悄地给小李琳写了第一封信,并附带寄了200元钱。10天后李琳回信了,除了感谢外,还寄来了她的照片,稚嫩的孩子让王祥渠更加坚定了要资助她上学的信念。此后8年间王祥渠不间断资助这个小孝女16900元。男同胞的事迹还有很多:年轻干部宋智超通过微信“轻松筹”知道柘汪镇马站村胡昌义老人患脑瘤一贫如洗后,立即汇去1000元;人教科2名男税官结伴看望柏梅枝聋哑家庭,送去2000元慰问金,柏梅枝用手语写下“决不向命运低头”……
2003年,男税官们发起设立了“党员爱心基金”,用自己的捐款为欢墩镇东方红村开挖了2000多米的“连心渠”,为黑林镇南康村安装了50盏“爱民灯”,为罗阳镇罗阳村修建了一条“富民路”,为黑林镇石沟村开凿了“通山道”。
爱心种子在受助者心中生根发芽
百川汇海能撼天,众志成城可比金。“爱心妈妈”们送走了一届又一届毕业生,一茬接着一茬的播种,爱的种子也在他们的心中悄然生根发芽,续写着大爱与感恩的故事。
曾经接受“爱心妈妈”帮助的一个女生,考入某医科大学,到了大学后,她像爱心“妈妈”一样,热心公益、助人为乐,报名成为江苏志愿者注册成员,带领200余名勤工助学者参与苏北大型志愿服务活动。毕业后,她当了医生,每逢雷锋日无偿献血她第一个伸出臂膀,“健康进社区”服务活动她第一个冲在前头,还经常一个人背着小药箱跑到山区做义诊活动,免费为孤寡老人检查身体、治病拿药。她常说:“我要用我的爱心去回报社会,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将‘妈妈’的这份爱传递下去。”
考入南京医科大学的王莹东,在学校里积极参与“感恩志友”“世界红十字日”、逸夫医院志愿者等爱心活动,被评为“青年志愿者服务优秀个人”;在南京大学学习的刘袁,主动担任年级心理委员,在校内创立“小工仔”心理健康工作室,热心为同学解决心理上的压力和难题;中国政法大学毕业的卢颖,在北京昌平区检察院工作,秉持法律公平正义原则,服务人民群众,年年被评为优秀检察官。
孤儿柳传森上高中时,天天躲在宿舍啃干煎饼,在“妈妈”们的资助下,终于走进学校食堂吃上可口的饭菜,并且顺利考上军校。四年军校学习结束,柳传森给国税妈妈们的信中写道:“妈妈们,替我高兴吧!我已从你们眼中的那个刚刚高考完毕的‘毛头小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共和国军官了。我永远忘不了你们送我心爱的篮球鞋、防水的旅行箱和甜甜的月饼,随着四年阅历的加深,我对这爱心领悟得更深也感动得更深,它已经成为我生活力量的源泉,我会牢记你们的嘱托,永远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勇敢前进,我要用我的生命去保卫你们,去捍卫好祖国的钢铁长城!”
江苏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和希望工程办公室联合颁奖辞说:“国税爱心妈妈”用爱心感化寒门学子的心灵,用耐心浇灌孩子的心田,用热心编织孩子的心梦,用大爱温暖残疾儿童的心房,用博大的“雷锋精神”,向社会呈现人性深处的美丽,把爱的种子撒播在受助者心田。
一群好人感动一座城市
赣榆税务“爱心妈妈”在赣榆税务系统引起强烈反响,在此基础上,连云港市税务局推广赣榆经验,号召开展“助困、助学、助残”三项工程,倡导一个单位一个品牌,下发向赣榆税务局“爱心妈妈”团队学习决定,把根植于基层的爱心团队,扩大到全市税务系统。全市税务系统先后上网注册“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党员干部928名,还涌现出“少年税校”“守望花开”“唐宝宝爱心课堂”“海生草公益计划”等一系列有影响的志愿服务品牌。
一个善念带动一群人的善举。如今,这一群人的善举正转化为整个赣榆大地的自觉行动。赣榆区发出向税务局“爱心妈妈”学习的决定,在全区掀起“学习‘爱心妈妈’共建文明赣榆”的热潮,“爱心妈妈”的精神正向各行各业延伸。各部门深入开展“双进双促”强区富民大走访活动,从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中选派的463名民情助理、党建专员进企业促发展、进村户促致富,架起与基层群众的沟通桥梁,深入实施精准脱贫;新一轮“比学赶超”活动拉开大幕,各镇、各单位以税务“爱心妈妈”等先进典型为标杆,深入开展“三比三学三赶三超”,实现赶超大跨越,争当全市发展排头兵;全区创成国家、省市级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镇、文明村(社区)100余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测评分数始终保持全市第一,全力助推连云港市创成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滴水圆梦”“一本书公益计划”“留守儿童大走访”等爱心助学行动照亮贫困学子求学路;“红榆伞”“赣榆义工”“海英草”“心飞扬”等100余支志愿服务团队10万余名志愿者活跃在赣榆大地,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先后涌现出1位全国道德模范、19位中国好人、4位江苏省道德模范、16位江苏好人、1个全国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形成了美德赣榆的群星现象。
赣榆区委常委、宣传部长许思文表示,赣榆全区上下要大力弘扬税务“爱心妈妈”团队时代楷模的精神,以税务“爱心妈妈”团队为榜样,切实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争先创优,砥砺前行,奋力进取,在新时代去书写新担当、新作为,为建设“强富美高”新赣榆,为建设“强富美高”的新港城,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巨大的力量支撑。
时间长河淘洗万物,雷锋精神永不褪色。赣榆税务局“爱心妈妈”用忠心感化寒门学子的心灵,用恒心浇灌孩子的心田,用匠心编织孩子的心梦,用大爱温暖残疾儿童的心房,用博大的雷锋精神,向社会呈现人性深处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