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列表头部广告一条

新闻 新闻> 连云港新闻

大圣故里又获国家级金字招牌 “花果山国家地质公园”正式批复命名

【连网】(□ 徐黎一 孙和君 李正跃) 作为我市唯一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6月25日,花果山又获“国”字头殊荣———经新组建的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准,花果山国家地质公园正式获得批复并同意命名,成为江苏省第四家创建成功的国家级地质公园,同时也是苏北地区唯一一个国家级地质公园。

近年来,在省国土资源厅和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花果山地质公园遵循“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的原则,积极加快公园建设进度,先后建设完成解说与标识系统、地质公园博物馆、地质遗迹点保护等工作,同时开展了一系列的科研科普活动。公园的创建成功将进一步提升我市知名度,为我市旅游业增添深厚的地质学内涵,对我市旅游业发展和地学科普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将促进全市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连云港作出积极贡献。

QQ截图20180628071901

QQ截图20180628071901

历时三年多

花果山又获“国”字头殊荣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三年多前,花果山国家地质公园便开始以“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为基本建设理念,并聘请专业人员对公园开发进行科学的规划论证,使地质遗迹的保护和开发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为更好地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地质遗迹资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年多的时间,地质公园累计投入资金1400余万元,相继完成了园区道路的拓宽、改造,大圣湖的水体景观修复,博物馆修建等多项工程。与此同时,对景区及周边的废弃矿山进行治理,已经全部关闭园区内开采矿山,禁止破坏生态环境及污染的企业进入保护区。

据介绍,花果山国家地质公园总面积21.84平方千米,分为“花果山中心园区”和“渔湾———东磊”两个园区,花果山中心园区面积为8.14平方千米,“渔湾———东磊”园区面积为13.7平方千米。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自然景观丰富多彩,文化胜迹景观荟萃,生物资源种类多样,是我市最负盛名的旅游景区。

花果山国家地质公园以典型的超高压变质岩、海蚀遗迹地貌景观和崩塌等环境地质遗迹为特色,地质遗迹景观分为典型地质剖面、地貌景观、环境地质、国家级地质遗迹、水体景观四大类,共85处地质遗迹,其中国家级地质遗迹12处,省级地质遗迹55处,省级以下地质遗迹18处。特别是不同海拔高度的成层海蚀洞是研究50万年来海平面变化的重要依据,实属国内罕见;崩塌与堆积形成的东磊石海是国内规模仅次于翠华山的山崩环境地质遗迹;园区内有江苏省最高峰玉女峰(624.40米)和江苏省落差最大的瀑布老龙潭瀑布(37.50米)。

关于花果山国家地质公园

你知道多少?

目前,地质公园已相继完成了地质公园解说与标识系统,并投资1000余万元在地质公园主入口处修建了1000平方米的花果山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博物馆通过展板与实物、图片和声光电等多媒体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展示崩塌环境地质遗迹和海蚀地貌遗迹等主要特色。博物馆内还有面积超过100平方米的科普影视厅,100个座位同时配备100副3D眼镜,可让游客欣赏多种类型的影片,循环播放2部反映花果山地区地质发展演化历史的影视片。

此外,花果山风景区管理处还与淮海工学院等国内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结成科普伙伴,定期开展科普活动,目前花果山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已成为淮海工学院教学实习基地。据了解,仅2017年就已经组织开展5次共计300余人次的系列科普宣传活动,宣传花果山地质演化历史和遗迹特色。

保护与发展并重

推动地质公园实现科学发展

下一步,花果山风景区管理处将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的原则,深入贯彻“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科学发展理念,开展智慧地质公园建设的研究,积极推进生态旅游文化综合产业与相关产业的和谐发展。加强规划引领,推动公园科学发展。进一步编制园区交通发展规划、旅游设施建设规划、智慧景区建设规划等,明确建设目标,合理布局,推动公园实现科学发展。

强化地质遗迹保护,促进生态保育。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的原则,深入贯彻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科学发展理念。加强科研科普,提高公园科研水平,促进地质科学转化与成果的研究;开展智慧地质公园建设的研究。加强整体宣传,不断拓展国内国际市场。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大众需求为目的,不断加强园区整体形象宣传活动的策划。加强生态产业发展,促进居民增收就业,通过多渠道融资,积极推进生态旅游文化综合产业与相关产业的和谐发展,实现居民就业增收的目标。加强公园管理,提高整体服务水平。加强信息化建设和对外交流,切实抓好队伍培训。通过交流与培训,进一步提高公园从业人员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