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列表头部广告一条

新闻 新闻> 连云港新闻

贾新奇:从绣花匠到钢琴名师

【连网】 □ 李菲 陈秋玲 李沫然

3岁因为生病导致腿部残疾,从此与拐杖为伍;16岁参加工作,在缝纫机上娴熟绣花,从普通员工成为一厂之长;上世纪80年代,咬牙买下一台钢琴,带着儿子走遍全国,踏上音乐求学路;2000年,把儿子送进德国音乐名校,儿子成为该校有史以来第一个华人学生。如今,他从一个从未受过专业训练的绣花匠,成为邻里间颇有名气的钢琴教师,教出的学生遍布中国各大艺术院校。他是贾新奇,虽有不健全的身体,却活出了最精彩的人生,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传奇!

05

童年打下音乐基础

为工作放弃梦想

贾新奇生于1950年,家里兄妹十人,因为父亲曾是连云港本地有名的医生,兄妹几人从小的生活环境比较优越,父亲更是早早为他们添置了收音机、唱片机等,正是这些为贾家兄妹们打开了一扇通往音乐的窗户,小小的贾新奇也在这样温馨的家庭生活中学习拉小提琴、吹长笛,对音乐的热爱犹如一颗种子早早在他的心里扎根。哪怕是3岁以后因病致腿部残疾,贾新奇的世界也被阳光和音乐所照亮和温暖着。

学生时代的贾新奇成绩优异,但因为残疾的原因,小学毕业后就没有学校再接收他了,邻居们见到这个小少年整天沉浸在音乐世界里,虽然觉得新奇,但又无法理解:“会这些东西又不能换来钱,还不如去工厂做工呢!”

将邻居们的话听在心里,要强的贾新奇决定去找工作,自食其力养活自己。可是当时的条件下,残疾人就业哪里有那么容易呢?等待的时间太难熬,在工作迟迟没办法落实的情况下,16岁的贾新奇给当时的新海连市委书记写了一封信,就是这封信,解决了他的工作问题。当时的他面临着三个选择:一是去国营皮鞋厂当工人,二是去工艺美术社,三是去当时的绣花组当绣花工。

“当时很多人都很想去皮鞋厂,工作稳定,美术社也挺好,工作比较清闲。”贾新奇笑着回忆,小小年纪已经腹有乾坤的他却选择去当冷门的绣花工。为什么呢?贾新奇认为,皮鞋厂的工作全靠手上功夫,时间一长满是老茧,自己还怎么拉琴吹笛子呢?美术社里才人辈出,自己的书画功底并不占优势,唯有绣花组,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行当,自己一定能闯出些名堂来。

聪明的贾新奇果然一学就会,以快于常人的速度学会了绣花,有书画功底在,他还开始独立设计各种图案,别出心裁的设计获得顾客的赞扬。但年轻的他没有满足,一年之后,他又学习做衣服剪裁和设计,时至今日,贾新奇家的衣橱里还有他为妻子、儿孙和自己设计并动手制作的衣服,比起商场里卖的丝毫不差。

拼搏取得事业成功

用心培育下一代

1979年,贾新奇所在的绣花组迎来了成长壮大的第一个机会。为了解决连云港市残疾人就业问题,政府部门考虑扩大规模,将绣花组变为绣花厂,贾新奇因为其出色的业务能力当选绣花厂的厂长。1985年,贾新奇被调到连云港市色织一厂,担任车间主任,7年后,又因为业务突出成为市针织内衣厂的车间主任兼任设计师,他的服装作品多次成为出口样品。在这段漫长的岁月中,贾新奇一方面潜心从事着他日渐热爱的设计事业,另一方面,他并没有忘记被生活所迫而遗失的音乐梦想,尤其是在有了儿子贾海波之后,重拾音乐的想法愈发强烈。

1980年,贾新奇花费了全部的积蓄1600元,购买了一架钢琴,这是当时连云港家庭中少见的珍贵物件。在贾海波不到3岁的时候,稚嫩的小手就已经在琴键上翻飞了。更令贾新奇惊喜的是,他在儿子4岁时就发现了孩子在声音上的敏感,于是更加用心培养,贾海波7岁便能弹奏很多世界名曲并登台演奏,更因“不看乐谱能弹名曲二十余首”而得到《文汇报》、《新华日报》的专文报道。

为了让孩子获得更专业的钢琴培训,贾新奇决定带他拜访更著名的钢琴大家,他苦心打听到对方的通信地址,一封一封言辞恳切的求教信发出去,终于为儿子挣得当面受教的机会。此后,贾海波先后师从上海音乐学院张隽伟教授、中央音乐学院杨峻教授,钢琴之路越走越宽,成就斐然。而这背后,是贾新奇一次次单手拄着拐,牵着小小的贾海波,无数次奔波在全国各地的列车上,历经千辛万苦才得来的。“不辛苦,一想到儿子能在音乐方面获得发展,我的身上都是动力。” 说起儿子,贾新奇的眼睛里满是骄傲。后来贾海波在德国音乐名校留学8年,取得钢琴教育和演奏双硕士,但为了照顾父母,他放弃了德国绿卡,从德国大学辞职后回国发展。

音乐梦继续燃烧

终成钢琴名师

长时间陪伴儿子奔走全国学习钢琴,本就悟性极高的贾新奇依靠以往学习小提琴、长笛等的音乐基础,渐渐地开始研究钢琴。“当时钢琴教育分南北两派,以上海为代表的南派注重手指技术的训练,以北京为代表的北派则倾向于用手臂的力量去表达。”贾新奇回忆当年的旁听生涯,竟也总结出了一套专业“学院派”路子的教学方法。

“无师自通”一直是贾新奇人生里一个鲜明的标签,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一次又一次挑战自己,在不断的学习中成长和升华,而这一次,贾新奇意识到自己完全可以从事钢琴专业培训。

从1996年开始,贾新奇开始摸索着带学生,这个半路出家的钢琴老师,硬是凭着自己的悟性、热爱与钻研,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听力训练法,让学生们首先通过听音调来培养乐感,从而打下坚实的音乐基础。多年来,贾新奇教导过的一批批孩子考上了上海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四川音乐学院等高等专业音乐学校。

去年,贾新奇接到学生万旭佳的电话,刚刚考上南京艺术学院的他是来报喜的:同时考中了作曲和钢琴两个专业,正在慎重考虑如何选择。电话中,万旭佳还讲述面试时的一个小插曲。原来,面试万旭佳的教授喜爱他的资质,询问他的授业恩师,得知对方竟曾是一名裁缝和绣花匠,了解了贾新奇的教学方法后,不免惊叹连连,直呼“高手在民间”。

回顾自己的一生,贾新奇笑着说,腿伤也没成为自己向上走的障碍,自己从不觉得痛苦。“能过上这样有尊严的生活,离不开对人生的提前规划,更离不开技艺的掌握。”他希望,天下所有的健全人和残疾人,都能通过不断的努力,静下心来学技术,获得立身的根本,走上幸福的人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