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列表头部广告一条

新闻 新闻> 连云港新闻

吃水蒸糕 插重阳旗 说说连云港的重阳往事习俗

【连网】  (记者 李国瑞)在咱港城,重阳节是一个融合了多种民俗为一体的传统节日,过去参与的群体也似乎最多———小孩子,吃水蒸糕,插重阳旗;文人士大夫,赏菊花、喝菊花酒;普通百姓,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还有些地方有重阳祭祖的习俗。

除此之外,港城有两处重要的历史遗存与重阳节有关联,一处为海州白虎山的登高碑,一处为孔望山的王同六言诗。今天是农历九月九,传统重阳节,让我们一起重温这些重阳往事与习俗,找寻渐渐远去的重阳记忆。

海州白虎山有块“登高碑”

港城的这两处重阳遗存都在海州,一个在城西,一个在城东;一个反映的是“武”的内容,另一个反映的则是“文”的内容,二者相互映照,可谓是相得益彰。

海州白虎山有一块刻于北宋宣和庚午年的石碑,当地群众俗称“登高碑”。

从内容看,此碑记载的是时任海州知州张叔夜带领一干文武官员于重阳之日在白虎山登高望远之事,其实背后还隐藏着张叔夜擒宋江的故事。

宣和三年(1121年)二月,宋江率领起义军乘船到海州,时任知州张叔夜派敢死队队员埋伏在海州城郊,用计引诱起义军登陆,烧毁义军船只,宋江不敌,率众投降。

温柔而多情的王同六言诗

相比之下,海州另一处重阳节遗存则显得温柔而多情。

王同,字一之,河南郏县人,举人出身,于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任海州知州,在海州任上,王同颇有政绩,就在他升任南京都略府之职前的重阳月夜,王同邀请一班文人雅士来到城东的孔望山,饮酒赏菊,并留下:“龙洞良宵月照,黄华(花)满地秋香。此时此会文彦,一觞一咏情长。矗矗山岩曲抱,潺潺朐海东流。明朝分袂城市,琴尊回忆绸缪”的诗作。

今天读来,当年景象仿佛就在眼前:近处月光如水洒满山坡,远处涛声阵阵,山岩曲抱,菊香扑鼻,一群文人雅士列坐其间,或饮酒作赋,或畅叙友情,或回忆工作中的趣事……与其说是一首诗,倒不如说是一幅画。

重阳节又被称为“伙计节”

市民俗博物馆馆长张大强介绍,官宦富户重阳节喝酒、吃蟹、赏菊;文人墨客,带着茱萸酒和熟蟹,登山眺海,观景陶情。穷人却将重阳视为“灾节”,民谚说:“十月朝,家家把伙计熬;九重阳,先逮小伙计尝一尝”。

方言烹食为“熬”;雇工叫“伙计”。地主富人农忙时雇工,收货后分两批辞退;少数农活全能的大伙计十月初一辞退;小伙计则九月初九就辞退。伙计们自春季上工,苦干夏秋两季,直到重阳才吃上一顿好饭,故民间又把重阳节称为“伙计节”。

吃水蒸糕,插重阳旗,你知道吗?

“重阳吃块糕,一冬也不憔。”张大强介绍,在老海州,重阳节早晨家家都要吃“水蒸糕”。糕用米粉装入木模放再水壶上蒸熟,呈喇叭状,中间穿孔,又叫“水糕”或“蒸糕”。糕铺门前要竖起三角形黄龙旗座“望子”,再用色纸制作一些三角小彩旗,旗上画(或剪)成龙、蟹、菊等图案,凡买糕的免费赠一根小龙旗。这天几乎每个孩子手里都拿着小龙旗。

作为传统的四大节日之一,重阳节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但如今人们过重阳节,除了老年人能想到买点重阳糕或者有组织的到敬老院看看老人外,其他活动似乎少了许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