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看家法宝,在百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不断赋予其民族形式和本土化内容,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深刻地改变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进程。新征程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要始终做到“两个结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指出:“坚持独立自主,就要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具体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伊始,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就意识到这一理论的强大生命力必须建立在解决中国社会面临的实际问题基础之上,运用这一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思索挽救民族危机的出路,为陷于水深火热、战乱频仍的中国找到新的生机。简言之,就是“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

  正是基于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自觉,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国人民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立场,坚持走独立自主的道路,中国人民始终牢牢掌握着自己的命运,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始终从实践逻辑出发思索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内涵,始终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放到历史进程中进行考察,从历史基因中寻求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的历史渊源,不断从历史和现实发展中汲取智慧形成新的时代下中国社会发展的系统路径。进而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新的内涵。

  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继续高度关注本国国情的客观需要。而如何做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现实的紧密结合,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两点,一是要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创造性地研究中国社会现实或当前实践中的各种问题;二是要通过这种创造性的研究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无论是在抗战时期,还是在建设、改革时期,中国人民始终坚持走一条独立自主的道路,始终相信只有走适合自己的道路才能把路走通。中国始终牢牢掌握着自己的命运,没有将判断中国道路是否合适的标准拱手让予他人,而是以中国自己的实践结果来衡量对错,从而调整步伐,改革现状。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党百年来,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中,一贯注重吸收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其进行扬弃。诚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裂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要更加强调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互补性,注重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

  事实上,自党诞生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就始终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始终把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坚定信仰的精神品质,与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崇高的人生价值追求相结合,并将其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历史发展时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支柱。党带领人民走过的这一百年历程,说到底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符合世界发展大势的道路,而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人民,人民之所以愿意跟着中国共产党走,则在于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守着民族的立场和实践的要求,通过充分汲取中华文明的智慧滋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道路奠基于深厚的文明基础之上,具有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和精神支持。(□ 柴静)

(本文系连云港市社科基金项目专项课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阶段性成果)

作者为连云港市委党校马列教研室讲师


总值班: 吴弋 刘昆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