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以“登高”之姿托举“夕阳红”


“十四五”以来,面对老龄化程度深、进程快的省情——全省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达2175万人,占总人口比重25.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江苏将挑战转化为机遇,将潜力释放为动能,着力完善老龄工作政策制度、服务保障、监督管理、社会参与四大体系,不断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幅温暖厚重的“幸福晚年”画卷正在江苏大地徐徐铺展。(10月28日新华日报)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10月29日,中国传统佳节——重阳节如期而至。重阳节是我国最重要的民俗节日之一,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确定为国家法定的敬老节日,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始终是节俗活动的鲜亮主题。透过多维度推进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江苏实践,看见中国老龄事业蒸蒸日上,养老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养老服务水平持续提升,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从愿景加速走进现实,社会各界正以“登高”之姿合力托举“夕阳红”。


务实有为,推动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也是老年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2019年—2024年,全国财政用于养老服务和老年人福利方面的支出超过5600亿元,年均增长11%。从人文关怀到权益保障,从着力推进全国基本养老保险高水平覆盖到退休人员养老金连续第22年上涨……新时代以来,党和政府不遗余力加强养老体系建设,让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十五五”时期,正处于人口老龄化水平由中度向重度演化的关键阶段,要求我们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加快健全覆盖城乡的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持之以恒、用心用情守护“夕阳红”。


创新作为,打造老年群体高品质生活。一个社会幸福不幸福,很重要的是看老年人幸福不幸福。进行“适老化”家居改造,建立“智慧养老院”,开办社区“长者食堂”,试点推广“长护险”,增开“银发旅游列车”,构建“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与时俱进、创新实践,注重新技术应用和新业态赋能创设养老服务新场景,以高品质服务供给促进“养老”向“享老”升级,从兜底保障、生活照料向更有质量的医养康养相结合服务转变,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个性化需求,在促进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生活“双向奔赴”中,努力让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


文明善为,实现敬老风尚高水准跃升。百善孝为先,敬老德为本。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绵延千年的传统美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助老传统美德,是各地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重要课题。从开展丰富多样的重阳节主题活动,到常态化走访慰问独居、空巢、留守、失能、重残老年人等重点群体,从“窗帘之约”式志愿者守护陪伴被借鉴、效仿,到数字助老工具书的贴心呵护……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更多年轻人投身养老行动,传递暖心关怀、解决实际困难,文明风尚蔚然形成,给老龄事业发展注入新鲜活力,让“久久关爱”的温暖浸润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高谭)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