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以高水平安全守护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开幕式15日上午在云南昆明举行。开幕式上举行了12387网络安全事件报告平台启动仪式。(9月16日人民日报)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自2014年以来连续在全国范围内举办,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网络安全理念、发布最新安全技术、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推广网络安全技能,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警示、教育、引导亿万网民注重网络素养自我提升,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守护网络安全的务实举措。
凝聚重视网络安全的共识。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思想上重视,才能落实到具体行动,也只有形成广泛共识,才能凝聚强大合力。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事关党的长期执政,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福祉。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有声有色、富有成效开展国家网络安全周活动,就是要增强人民群众的国家安全意识,引导社会各方深刻认识到维护网络安全对于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大事业的重要意义,切实肩负起举旗帜聚民心、防风险保安全、强治理惠民生、增动能促发展、谋合作图共赢的使命任务。
提升防范安全风险的能力。信息化新技术在推动生产制造、社会治理、文化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数据隐私、安全隐患及社会伦理等风险挑战。因缺乏防诈意识或防范能力,陷入电信骗局致财产损失,在现实中颇为常见;网络安全风险隐患多、潜藏隐匿深,稍有不慎就可能触碰纪律红线、失守安全底线。方言快板小曲传唱网络安全知识,趣味问答互动寓教于乐,专家讲座科普防诈骗“攻略”;不随意填写问卷、扫码领取礼品,避免暴露个人身份信息等,定期检查账号安全……在技术攻关、完善治理的同时加大,促进网安新技术及时转化为网民新技能,提升网民安全防范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有望更好实现“为人民”与“靠人民”的有机统一。
增进守护精神家园的担当。网络既是获取知识、交流思想的平台,也是展示个人素养的窗口,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守护网络家园、维护网络安全,每个人都责无旁贷。不久前发布的第五十六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9.7%,越来越多群体共享数字发展成果。守护、持续增进网络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需要全社会凝聚共识与合力。让提升网络素养成为亿万网民广泛共识、共同行动和责任担当,做到人人依法上网、绿色上网、文明上网,自觉远离和抵制危及网络安全言行,才能形成管网护网合力,扎紧网络家园“篱笆墙”。
网络无边,安全有界。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亿万网民是网信事业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受益者,更是建设网络强国的关键力量。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网络空间与现实世界深度融合。通过一场场活动,推动更多主体参与进来,网络安全意识与知识在潜移默化中传播,助力网络安全共建共享,就一定能够筑牢“防火墙”,维护好、实现好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网”。(高谭)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