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部8月11日宣布,我国首批5个国家公园全部完成确权登记。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和三江源国家公园都有了“产权证”。这“产权证”经国务院授权,由自然资源部委托,中央人民政府或受委托省级人民政府行使所有权。(人民日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国家公园是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开展国家公园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对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以及各类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厘清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监管者及其责任,有望进一步夯实生态文明建设产权基础,促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落地生根。
上好自然“户口”,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产权不清、权责不明,保护就会落空。通过确权登记,明确各类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主体,界定不同层级政府行权范围,厘清所有者、监管者及其责任,为国家公园管理提供产权支撑。随着第一批5个国家公园完成登簿,通过摸家底、建档案,明确了“谁所有”“由谁管”,真正实现“底数明、权属实、边界清”。推动生态产品确权登记,健全生态产品调查监测,既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又有助于解决空间重叠、边界不清、权责不明、保护与发展矛盾突出等问题,促进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夯实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基础。
建立生态“账本”,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三江源国家公园登记数据为当地生态保护装上“数字引擎”,为科研监测、政策制定提供支撑;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核心保护区涉及整体生态搬迁,探索出土地权属置换路径,实行迁出地与迁入地的土地所有权等价置换,维护农民利益;在大熊猫国家公园,集体所有资源通过“村集体+合作社”模式开展林下经济,让村民在守住生态红线中获益……在明晰的产权基础上建立“生态账本”,明确国家作为所有权主体的地位,同时合理赋予当地居民或其他社会主体使用权,将国家公园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量化为“水库、粮库、钱库、碳库”,有利于实现国家公园整体保护和自然资源的资产化管理,激活保护和发展双重效能。
增值民生“红利”,既提供产权管理依据,又让人民群众获益。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产权,是文明的产物,是市场的基石,是发展的“定盘星”。给自然资源上“户口”,不止于国家公园。依托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制度,查清“量”、确好“权”、算好“价”、厘清“责”,有力有效破解自然资源资产家底不清、所有者不到位、权责不明晰、市场配置不充分、收益管理不完善、考核监督不健全等历史难题,加快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可以更好地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安全屏障,给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自然资产。(高谭)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