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球经济在缓慢复苏中艰难前行,江苏外贸却以一串亮眼的数字交出了一份逆势增长的“答卷”。今年上半年,江苏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2.81万亿元,同比增长5.2%,增速高于全国2.3个百分点,占全国外贸总值的12.9%。这份成绩单不仅彰显了江苏经济的强劲韧性,更折射出中国开放型经济在复杂国际环境中的战略定力与创新智慧。
推动结构优化,从“规模扩张”到“质量跃升”。在总量增长背后,江苏外贸的结构性调整尤为引人注目。机电产品作为出口主力,以1.3万亿元的规模贡献了69.1%的出口份额,印证着江苏制造向“江苏造智”的转型。更值得关注的是,太阳能电池、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等“新三样”产品出口增长33.9%,成为拉动增长的新引擎。海关为新能源产品定制的“申报-检验-放行”全流程服务包,正是政策与产业协同创新的缩影。
注重开放协同,实现外资与民企的“双轮驱动”。外商投资企业以1.32万亿元的进出口规模,贡献了全省46.9%的贸易额。这一数据背后,是江苏深耕开放型经济的深厚积淀。苏州工业园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外资集聚区,通过“研发-生产-营销”的全链条布局,不仅带来资金与技术,更通过技术溢出效应提升本土产业链水平。与此同时,民营企业以1.25万亿元的进出口规模紧随其后。这种“外资引领、民企跟进”的格局,既保证了贸易规模的稳定性,又为创新发展注入了活力。
把握丝路机遇,共建“一带一路”的“江苏方案”。上半年,江苏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39万亿元,增长9.5%。从太仓港首航土耳其的中谷黄海轮,到连云港成为中亚最便捷出海口,江苏正以“丝路电商”为纽带,重塑贸易版图。中欧班列与跨境电商的融合,更催生了“班列+直播带货”的新模式。连云港赣榆电商基地通过班列进口商品直播销售,单场销售额突破百万,成为“买全球、卖全球”的生动注脚。
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江苏外贸的“航船”,正以5.2%的坚实增长为坐标,稳健驶向更深蓝海。这份半年报,不仅是一组数字的胜利,更是中国经济在变局中开新局的生动注脚。当“江苏制造”的航船驶向更广阔的海洋,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开放型经济大省在全球化浪潮中的自信与担当。(祝其)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