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红色旅游“走新”更“走心”


列车车厢里,“党史学习角”展示了中共一大会址及嘉兴南湖红船的老照片;革命歌曲演唱、党史知识竞答等活动让游客深入了解和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自2021年6月开行以来,“南湖·1921”红色旅游列车已经成为“重走一大路”的“移动课堂”。(7月2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入挖掘和运用好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功能及旅游价值。”乘着列车“重走一大路”、沉浸式观看红色实景演出、听童声讲解团讲述革命故事……红色旅游的新产品、新场景、新体验层出不穷,红色记忆以更生动的方式在人们的旅途与生活中得到重温。近年来,红色旅游新意迭出,更多地向双向对话的多元场景转变,沉浸式体验“走新”更“走心”,人们聆听红色故事,感悟峥嵘岁月,涵养家国情怀。


热心打卡红色地标,赓续红色血脉。“七一”前后,红色旅游迎来热潮。到浙江嘉兴南湖景区探寻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的“青春密码”,感悟“红船精神”;去四川甘孜泸定桥感受“大渡桥横铁索寒”的险境,从长征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在上海探访革命旧址、伟人故居等红色场馆,追寻根植于城市血脉的红色基因……“七一”期间,各地红色旅游持续升温,从红色旧址上追思追忆,到山水花丛间探访革命遗迹,人们通过丰富多样的文旅活动,赓续精神血脉、汲取文化养分。随着暑期的到来,“研学游”“亲子游”成为出行“主力军”,红色旅游消费迎来新一轮热潮,特别是更多青少年受到红色文化的滋养。


精彩呈现红色故事,感悟峥嵘岁月。在数字孪生、虚拟现实、厘米级定位等科技的加持下,各地通过数字技术赋能红色旅游,打造沉浸式互动体验空间,让红色文化更加生动、鲜活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在山东沂蒙红嫂家乡旅游区,《跟着团长打县城》《苟队长娶亲》等沉浸式红色演艺节目,让观众“穿越”到硝烟弥漫的年代,体验八路军的一天;在重庆1949大剧院,大型红色舞台剧《重庆·1949》创新技术表达和舞台置景,全新演绎经典故事《红岩》……新技术、新创意、新表达,各地的守正创新实践,让游客通过数字化手段感受着红色文化带来的别样触动与震撼,推动红色资源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感染力。


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汲取奋进力量。各地旅游部门深挖红色资源“富矿”,积极探索“红色+”旅游业态,丰富红色旅游产品,打造出独具魅力的红色旅游体验项目,越来越多的特色旅游产品为传统红色旅游目的地注入活力。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推出的复刻旧报纸上,一句句振奋人心的标题反映着当年的景象;在北京鲁迅博物馆,印着“新青年”字样的帆布包、笔记本等文创产品深受欢迎;甘肃会宁县的“红军攻破通宁门”文创项目推出蜡染帆布袋、红色刺绣等特色产品,进一步拉动二次消费……融合年代感和潮流气息的红色文创产品强势出圈,既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高谭)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