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作文题有哪些突出特点?折射出语文教育的哪些新趋势新导向?6月7日,2025年高考大幕拉开。语文科目考试的作文题再次引发关注和讨论。教育部教育考试院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坚持价值引领,紧扣时代脉搏,彰显学科特色,重点考查语文素养、时代意识与家国情怀。(新华网)
高考向来是社会各方聚焦的热点,而高考作文题更可谓焦点中的焦点。人们不仅从中打量语文教学的新探索、新创意,而且由此观照学校教育的新思路、新趋势,更寄予了以文化人、立德育人的期待。纵观全国一卷、二卷和北京、上海、天津等地方卷,今年高考作文题无疑被赋予了丰富且深刻的时代内涵,既考查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语文素养,更启迪、引领大家把握时代命题,校准青春航向,怀揣梦想、奔赴未来。
从宏大叙事的维度审视,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显现出颇为明晰的历史脉络,从全国一卷的“民族魂”到全国二卷的“中国梦”,再到上海卷的“专转传”辨析和北京卷的长跑“极点”效应,连接过去、当下和未来的一条时间线,顿显作文命题的分量和立意的厚重。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从国家苦难的文学记忆出发,将考生的思绪拉回到那段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指向可歌可泣的民族新生,触发考生对民族精神传承的思考,唤起与时代精神同频共振、担当作为的使命感、责任感。
从微观层面来考量,今年的高考作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仔细审题不难找到实现青春抱负、人生理想的路径指南。“梦的赠予”阐明考个人与时代、社会之间的关联,引导考生思考如何把个人梦融入民族梦、国家梦,继而大胆拥有梦,主动分享梦,自觉传递梦,勇于实现梦;文章“专转传”之辨更事关文化自信,关乎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大命题;以车轮、辐条为意象推动考生思考、认识向心力、凝聚力对个体成长、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如此等等,“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在情感上更饱满,在认知上更立体,在方向上更明确,在实践上更为具象,也更能够付诸实际行动、抵达理想目标。
高考作文,既在于考“作文”,更在于教“做人”;既是千万考生语文水平、情感表达、思想深度等的一次全面检阅,更是莘莘学子涵养家国情怀、淬炼民族精神、校准人生航向的大好契机。时代出题、青春作答,既乐见妙笔生花、百花齐放,更期许不负韶华、青春出彩。把握时代脉搏,顺应发展大势,找准青春坐标,将个体奋斗嵌入国家发展的脉络中,以青春之姿跑好接力棒,就一定能够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高谭)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