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两千多年前,爱国诗人屈原仰望苍穹发出充满哲思的“天问”;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中国人奋跃“问天”、不懈求索,终于从梦想走进现实,在浩瀚宇宙刻下“中国印迹”,跨入行星探测领域世界先进行列。从《天问》到“问天”,从天问一号到天问二号,中国航天人“一步一个脚印开启星际探测新征程”,逐梦太空、建设航天强国的铿锵步履,展现中国人民把梦想变成现实的智慧和力量,揭示中华民族奋发图强、矢志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内核。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端午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吃粽子、祭屈原、插艾蒿、赛龙舟……有关端午节起源的传说很多,最具代表性和广泛认同的是纪念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犹记得,2021年端午时节,天问一号精准着陆火星,一步实现“绕、着、巡”的目标,取得我国航天事业自主创新、跨越发展的标志性成就,创造了我国航天发展史上6个首次。时隔4年,还是端午佳节来临之际,天问二号再启问天探索之旅,令人鼓舞、让人感奋,让我们对端午文化有了格外深刻的感悟,也带给我们更多新的期待和遐想。
探索浩瀚宇宙,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伟大梦想的民族,更是矢志不移为实现伟大梦想而奋斗的民族。“嫦娥”揽月、“天问”探火、“羲和”逐日、空间站巡天……近年来,中国积极开展空间探索活动,不断深化人类对宇宙的认知,致力增进人类共同福祉,展示了我国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的显著成就。中国航天器的命名背后,神话与现实交相辉映,古典与科技共振和鸣,蕴藏着中华悠久文明的诗意情怀,抒发了中国梦的豪迈,演绎出专属于中国人的浪漫。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航天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是国家各个领域自立自强、自主创新、昂首阔步、跨越发展的精彩缩影。千百年来,炎黄子孙始终不渝地致力于中华崛起,百折不挠、艰辛求索,特别是新时代以来,亿万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锐意进取、奋发拼搏,中华民族终于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天问”邂逅端午,解锁文化密码、照见美好未来,我们越发坚定文化自信、增进文化自觉,胸怀伟大理想、砥砺筑梦征程,在文化传承中积蓄前行力量、续写新的辉煌,奋力刷新中国高度,彰显中国精神,展现伟大梦想力量。(高谭)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周金林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