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已至,苏南小麦已陆续开镰收割,苏中开始进入蜡熟期、即将大面积收获,苏北仍处于灌浆盛期、产量和品质正在快速形成。5月22日,江苏召开“三夏”工作视频会议,动员全省各地抢抓农时做好服务,确保夏粮丰收到手、秋粮种足种好,为全年农业丰收打下坚实基础。(5月23日新华日报)
春争日,夏争时。当前既是夏粮丰收的季节,也是夏种、夏管的关键时期。踏入“小满”节气,江苏一年一度的夏收将拉开帷幕。同时,水稻播种在即,各地高质育秧、农资准备等各项工作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中。全省上下把“三夏”生产作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周密组织、压茬推进,确保“三夏”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努力为经济大省挑大梁作出应有贡献。
抢字当头,保障夏粮收获。“三夏”俗称“火麦场”,要抢抓农时扎实做好夏收夏种夏管工作。淮北主产区夏收期间降雨预计偏多,注意防范“干热风”危害,提前做好“烂场雨”应急准备,保障夏播夏种水源,加强麦田水分管理,采用喷灌或施用叶面肥等方式提高干热风抗性,并适时组织抢收,防止小麦穗发芽、霉变、品质下降;淮河以南地区做好收获准备和育秧备耕工作,近期利用相对有利天气,抢晴收获成熟小麦和油菜,后续抓住降水间隙,抢收抢晒,加快夏收进度……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提早制定工作预案,科学指导抢收抢烘,全力防灾夺丰收,确保颗颗麦粒“收入囊中”。
农机助阵,减损就是增产。在产量确定的前提下,机械收割过程中减少损失也是增产。南京举办油菜机收减损技术及装备现场会,淮安市举办小麦机收减损田间日活动……传统油菜联合收割机、新型割台的油菜收割机及油菜分段(割晒机、捡拾机)以田间为“擂台”,以减损论“英雄”,江苏多地加强培训,强化农机手相关意识及技能。目前,全省已提前发放跨区作业证4.2万张,预计今年全省夏季投入耕种烘收主要农机装备超过50万台,在提醒规模大户确认机收作业服务合同的同时,兼顾小农户机收需求,确保小麦机收“不落一田”,为夏粮稳产增效提供有力保障。
科技赋能,育秧高效高质。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苗全、苗齐、苗壮,是实现水稻稳产高产的基础。江苏水稻品种推广、壮秧培育等方面还存在短板弱项,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要大力发展集中育供秧,高标准建设集中育秧中心,因地制宜推广智能化、标准化、高效化集中育秧技术。为助力水稻单产提升,连云港建成工厂化育秧中心6个,重点推广华粳5号等综合性状优良的水稻品种,大力推广智能化、标准化、高效化集中育秧技术,鼓励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同时积极推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与智能农机装备进行融合应用,在农业生产耕种管收全环节智慧化上深挖潜力。(高谭)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