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印”小“事”大


(施连山)在乡村的日常运转中,一枚小小的村委印章,本应是顺畅服务农民的“通行证”,在某镇却沦为阻碍民生的“路障石”。虽然昨日该镇农民反馈说,经记者介入调查,其终于获准用章贷下了款,但这场令人啼笑皆非却又满心愤懑的“闹剧”值得深思,类似的工作作风问题也绝未绝迹。


  正值春耕时节,农民急需贷款购置农资农具,金融机构也有面向基层加大放贷力度的意愿。可意想不到的“一刀切”盖章禁令,让村民拿着金融机构的格式证明文本四处碰壁。原来,因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压力等问题,上级要求合理控降农户房顶太阳能发电板的安装规模,该镇便简单粗暴地要求村委会对涉及房屋的证明一律拒盖印章。而到了擅权的村干部那里,继而严苛到驳回所有用章申请。确有需求的农民焦急万分,四处奔走求情,但得到的答复是“一视同仁,概莫能外”,任何用途保证和承诺都无济于事。


  这个看似简单的“印章禁令”,让农民陷入困境,生产计划受阻,丰收希望蒙尘,可谓事小危害大。基层加强印章管理,其初衷毋庸置疑,但执行起来不能以牺牲群众需求为代价。解决问题都简单集中到盖章环节进行“源头控制”,对后面的诸多审批程序弃之不顾,这是典型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式的庸政、懒政和怠政思维。按章办事变成了按“章”不办事,何其荒唐!


  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在作风问题上,大问题要抓,小问题也要抓。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当前,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正在深入开展,其核心就在于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因此,“印”小“事”大,绝不能等闲视之。各级政府要举一反三整治类似行为,领导干部要真正做到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贾元元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