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写意“人文经济学”,织就高质量发展“双面绣”


吴韵汉风,织锦江南。2023年,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文经济学”的重大命题。以千年文脉承托经济高质量发展,以经济发展繁荣现代文明,江苏不断织密人文鼎盛与经济繁荣的“双面绣”,努力推动人文底蕴转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巨大动力的“关键一跃”,奋力作答“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的时代命题。(新华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探索人文经济繁荣发展的江苏实践可圈可点。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江苏与时俱进、因势而为,出台一揽子政策措施,推动省直博物馆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从“参观打卡”到“活态体验”,公众与博物馆之间的“双向奔赴”愈发炽热,掀起了一波又一波观展、探馆的热潮。2024年,江苏备案博物馆年参观人数达1.4亿人次,同比增长40%,位列全国第一。大江大河奔涌,繁盛千年的鱼米之乡,激荡着蓬勃昂扬的文化自信,展开一幅壮丽美好的新时代“文化胜景图”。


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文化与经济良性互动、共生共荣,为江苏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上春晚、下江南”,江苏文旅市场迎来“开门红”。春节假期,全省共接待游客6120.9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90.2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3%和11.1%。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参与建设长江和大运河两大国家文化公园、连续举办6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升格举办长江文化节、打造“水韵江苏”文旅品牌……江苏积极探索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互促共进机制,一条条生态“绿带”,一条条文化“玉带”,把文化优势源源不断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蓄人文底蕴之能,乘创新创意之势,织就“强富美高”现代化新江苏更精彩画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加快构建全链条创新生态体系,让创新“气血充盈”;大力推动“智改数转网联”、强化集群突破,让数实融合产业“底盘扎实”;打通流通领域的堵点、卡点,为强健实体经济“舒筋活血”……江苏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国13.8%、全球近4%,在80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中,以14席居全国第一。古有顾炎武提出经世致用主张,近代张謇在南通践行实业救国,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上下功夫,做到既有历史文化传承,又有高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江苏筑牢坚守实业的定力。


文脉千秋在,江河万古流。作为文博大省,江苏拥有备案博物馆325家,其中国家一级博物馆26家、位居全国第二。鼓励博物馆延时开放、打造夜游项目、把优质展览送到群众“家门口”等举措频出,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打造人文经济新业态新场景,以时代精神的创新表达塑“形”、以昂扬澎湃的文化自信铸“魂”……坚持创新驱动、科技赋能,让多姿多彩、厚重博大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新的发展优势,推动人文与经济良性互动、相得益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厚植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人文底色。(高谭)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