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耕“云”种“数”,“慧”就现代化农业新“丰”景

农技推广服务是农业科技成果落地田间的“最后一公里”。当前,我国短视频用户已超过10亿人。如何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方式更好解决农民在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助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技短视频应运而生,成为农技推广体系的有效补充。(10月15日人民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持续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发展智慧农业”。通过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农业装备,应用物联网、大数据、空间信息、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我国智慧农业发展驶入快车道,正在绘画现代化农业新图景,让农民腰包越来越鼓、生活越来越好、越干越有奔头。

推动“藏粮于技”,农业“科技范”让端稳端牢中国饭碗更有底气。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是国家战略举措。从加大种业振兴力度,到实施农业装备补短板行动,从先进农机应用到农业技术推广,从高标准农田建设到高素质农民培育,农业科技创新在顶层设计中的分量不断加重,成为实现“二十连丰”的有力支撑。过去,“看天、看地、看庄稼”,耕种管收全凭农作经验,如今,科学种田从梦想照进现实,智慧农业为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翅膀,农业稳增稳产有了更可靠保障,“中国饭碗”成色更足、“大国粮仓”更加殷实。

激活“流量密码”,数字“云服务”打通农技落地“最后一公里”。短视频、直播有利于破解农技推广及时响应难题,平台智能推荐机制可以有效提升农技供需配置效率,让农业生产更加便捷、管理更加高效,在提升农技推广服务效能上发挥着独特作用。“手机点一点,农机就上门。”依托全国农机作业指挥调度平台,农户只需在微信小程序下单,就能够“云”上预约农机手;江苏借助大数据孵化十朵“数字云”,打造智慧农业“数字新农具”,广泛应用于种植、畜牧、渔业及乡村建设,为全省农民提供精准服务,绘就农业农村“数字全景图”……上“云”用“数”,实验室的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田间地头的生产力。

转型“智慧农业”,直播“慧农事”在广袤沃野绘就幸福“丰”景。农民想丰收,田地要种足、作物得种好。短视频平台上,从种养到包装、营销,从大田生产到智慧农业、家庭园艺,农技工作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分享各类农业知识和技能,直观、简明,互动性强,成为农民喜闻乐见的数字“新农具”。农技上“云端”,屏上忙“耕耘”,“智慧”解锁丰收“粮”方,“会种地”变为“慧种地”,“老把式”变身“新农人”,无人机操控手、智慧农业管理人、农村电商从业者等新兴职业不断涌现,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和创业舞台,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返乡创业,给乡村发展注入勃勃生机。

耕“云”种“数”,加快发展壮大农业新质生产力,智慧农业推动农业向智能化、精准化、高效化的全新阶段迈进,助力农民增收致富、赋能国家粮食安全。技术新、装备强,田间地头激荡的科技动能,转化为收获时节的丰收喜悦,奏响建设农业强国时代强音。(高谭)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蔡佳美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