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激活“数动力”引擎,增强“三农”新质生产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2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3日由新华社受权发布,提出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路线图”。这份文件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全文共六个部分,包括: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


“一号文件”如约而至,为进一步充实“数动力”、增强“三农”新质生产力吹响新号角。推广数字技术和应用、激活数字经济动力,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具有“乘数效应”。2024年“一号文件”提出“持续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发展智慧农业,缩小城乡‘数字鸿沟’”“鼓励有条件的省份统筹建设区域性大数据平台,加强农业生产经营、农村社会管理等涉农信息协同共享”等要求,为增强“三农”新质生产力挂出“路线图”。进一步把准数字经济趋势,统筹资源推动数字乡村点上开花、面上结果,用“数动力”引擎激发“三农”新质生产力,为中国式现代化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让基层干部群众心中有“数”,为“三农”新质生产力配置超然“内动力”。完善网络信息覆盖面、打造电商直播体系、发展农村数字产业、保障农产品数据安全……夯实“三农”新质生产力“数动力”基础,激发基层干部群众的主观“内动力”尤其关键。加快提高农业生产智能化水平,提升数字经济产业集中度和科技贡献率,不断丰富和改善基层治理数字化、智慧化程度,让基层干部群众心中燃起“数动力”正当其时。有序推动数字化应用下乡,让基层干部在探索数字化应用中切实减负,让群众在体验数字产品中“尝甜头”。


提升基层干部数字应用操作技能,为“三农”新质生产力培育强劲“续航力”。一方面,立足问题导向建设应用场景,靶向制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的瓶颈,推出性价比高、操作性强的数字体验产品。另一方面,在村社干部、产业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大学生等群体中,因人施“数”培养“新农人”;把具有“三农”情怀、拥有数字技能的机关干部“送下去”轮岗挂职,吸引在校大学生进村实践等方式,为“三农”领域新质生产力提供强有力的人才资源保障。


完善政策措施引导多方力量“大合唱”,协力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为“三农”新质生产力增添“爆破力”。用好政府统筹与市场调节“两只手”,充分发挥企业主体市场驱动作用,推动新的信息技术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完善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春江水暖鸭先知”,党和国家持续出台利好政策,吸引众多市场主体奔赴“三农”新领域,数字应用、数据资源作为新的生产要素,将为“三农”迸发新质生产力发挥更加明显赋能作用。


将工作措施落实落细,推动数字赋能引导各类要素协同向“三农”集聚,不断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引领“三农”领域转方式、优结构、换动力,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乡村全面振兴,为进一步增强“三农”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支撑。(连予)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