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重阳佳节话敬老 让文化在传承中“历久弥新”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古人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名“重阳”。重阳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也充满了孝亲敬老的仪式感,俗话说:“百善孝为先”,重阳节之际,感念长辈的长久付出,亦是提醒自己,珍惜生活中的深情可贵。


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老人节,2006年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重阳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尊老爱老这一社会热点话题,彰显党和国家对老年人的关心和爱护,以及老年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尊老爱老工作。“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2023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通过视频连线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指出,“一个社会幸福不幸福,很重要的是看老年人幸福不幸福。”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夏庄街道:街道居家养老中心为社区老人免费安装燃气探测器、语音呼叫屏等设备,社区工作者随叫随到,老人居家更安心;贵州省六枝特区牛场苗族彝族乡黔中村:“前些年村卫生室条件差,很多药都开不了,很多病都得去镇上甚至城里看。时间长不说,来回的车费、饭费比药钱还贵。”“现在小病在村里就能看,太方便咯。我出门看个病才用了半个多小时,花了6元钱。”专业医生常驻村中,老人就医更加方便……越来越多的老人在生活点滴中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主动发声,为重阳尊老爱老文化的传承点赞。


国家尊老爱老举措也日益完善。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加全面、有力的保障。同时,重阳佳节,各地也积极开展尊老爱老活动,重阳文化有了更多打开方式:从“爱在重阳”“情暖夕阳”志愿服务活动的如火如荼,到各地“重阳节文化周主题活动”的隆重上演,吸引了大量社会力量的参与,让重阳文化增添了更多温情与美好。


尊老爱老工作不仅得到了老年人的认可和赞扬,也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老年人的生活和健康状况,关心他们的生活环境和条件。同时,一些年轻人也开始参与到尊老爱老工作中来,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这表明,尊老爱老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不仅让老年人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和关怀,也让整个社会更加和谐、稳定、文明。


岁岁重阳,我们不仅仅要延续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根基,更应让敬老之风、家国情怀在神州大地尽情流淌;岁岁重阳,尊老爱老不仅仅是我们应该做出的道德选择和责任担当,更应以重阳节为契机,把尊老、敬老变成日常行动,让尊老爱老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传承中“历久弥新”。(易水寒)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