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服务群众要真情实意

基层是离群众最近的地方,也是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使命最重要的地方。如今,各级都在反复强调服务基层、服务群众。那么,如何体现服务二字?这是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对各级机关和党员干部来说,服务关键是要真情实意,久久为功。

  首先,“望闻问切”吃准群众所需。党员干部在与群众打交道时要善用中医诊断疾病的四种基本方法“望闻问切”,发现问题,吃准群众所需。“望”就是要深入生产一线、深入下属单位、深入工作服务对象、深入群众家中对群众“察言观色”,体察民情民意,切身感受群众的喜乐哀忧,真正把群众的事情看到眼里、记在心里。“闻”就是要善于倾听群众的呼声和诉求,听真话、听实话,尤其要听群众的“逆耳”之言,闻过则喜,收集各类意见和建议。“问”就是扑下身子,与群众诚心交谈,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全面深入地掌握第一手资料,结合群众诉求来解决问题。“切”就是把准脉搏、开出良方。通过望表知里、闻声知意、问计知需、切脉知症等方法调查了解基层需求、找准问题根源,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让大家真正感受到服务群众带来的实惠。

  其次,“千方百计”纾解群众所难。服务群众,说到底,就是为群众排忧解难。领导和机关要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做工作,心系基层、情系群众,常想群众之“难”,多解群众之“困”。纾解群众所难,要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面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是绕着走,还是迎着上,是嘴上说说,还是一抓到底,体现党员干部的作风和水平。事实证明,坚持问题导向,敢接“最烫手的山芋”,敢啃“最硬的骨头”,才能找到为民纾困的切入点,才能增强为民服务的精准性、实效性。要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要善于把握重点,分清轻重缓急,从群众最困难的问题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回应“槽点”、纾解“痛点”、打通“堵点”、补齐“断点”。让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再次,“将心比心”感知群众所盼。“群众所盼的,就是我们要干的。”民有所盼,我有所应。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让人民群众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其实都是群众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大事,等不得,也慢不得。广大党员干部应该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和“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感,以务实的态度、饱满的热情,尽心竭力,守职尽责,把老百姓的每一件心事、难事都做实、做好。让群众家门口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有人办、马上办、能办好。要破除功利心态,为群众办实事坚决不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面子工程。要做到不图虚名、只求实绩。用融入家国情怀的赤子之心、赤诚信念,做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自始至终站在老百姓的位置上想问题,让群众看得到变化、见得到成效、摸得着幸福,在服务群众中赢得民心民意。(□ 侯天柱 瞿波)

总值班: 吴弋 曹银生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