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抓牢乡村振兴“牛鼻子”

【连网】  21世纪以来第1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22日由新华社受权发布。文件指出,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世界经济复苏脆弱,气候变化挑战突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极为繁重艰巨。党中央认为,从容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必须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牢牢抓住乡村振兴的“牛鼻子”,在探索尝试、接力前行中赋能提劲,在产业发展、生态工程和文化铸魂等各方面蓄势聚力,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事业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抓住产业发展“牛鼻子”,强化示范引领、推动全面升级。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产业发展需因地制宜,还需贴合市场需求,紧抓前、中、后全过程,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让紧跟时势、贴合实际的有力举措汇聚更强大的产业发展动能。要坚持向“内”要动力,立足区域发展实际,遵循客观实际、汇聚优势资源、瞄准市场需求,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种植培育,同时延展产业链、提高商品率,形成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打造“叫得响”的产业品牌,让“土特产”闯出“新名堂”;要坚持向“外”引源流,通过技术示范基地的建设以提升产业的机械化水平,运用化肥深施、高效植保等专业技术应用提升产率、扩大规模,促进生产专业化、集约化,提升土地的产出效率,让乡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抓住生态工程“牛鼻子”,守好自然资源、深挖经验富矿。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大工程,要保持久久为功的战略定力,摒弃急功近利的短视思想,立足不同的发展阶段“因时制宜”,依托当地的历史底蕴、自然景观等因素“因地制宜”,方能绣出更加精美秀丽的自然生态画卷。要着眼打牢基础,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寻求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多重目标的动态平衡,描绘绿树与花红映照、落霞与孤鹜齐飞、青山与碧水相携的“宜人画卷”,让田园风光成为人们眼中的“动人风景”,让湖光山色成为人们心中栖息的“诗意”和“绿意”;要着眼创造经验,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发展森林康养、乡村旅游、养生养老等生态产业,形成“一线多点”的发展布局,将乡村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让乡村风景更具“钱景”,让当地群众都能够吃上“生态饭”。

抓住文化铸魂“牛鼻子”,强化精神引领、激发内生动力。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门。要不断加强文化建设,把文化资源用好用活,把文化阵地建好建强,让内容形式更加丰富,让质量水平不断提升,增强乡村文化的魅力与活力,提高乡风文明程度、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在乡村文化阵地的建设上,要积极推进公共文化场馆、百姓文化超市等思想道德教育和文化娱乐阵地,多开展多样化的文化宣讲、文化志愿服务等活动,丰富乡村的文化产品服务供给,扎实开展文化宣传普及与实践,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实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让文化成为乡村“烟火气”的一部分;要调动广大农民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思想上从“要我干”到“我要干”转变,行动上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最大程度地凝聚民心民意,让群众成为村规民约的制定者,成为文明新风的发扬者,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执行者和受益者,为乡村发展注入持久的内生动力。(郭素娇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