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让劳动教育落地生根

近日,城区一所小学给所有学生和家长发送了一份居家劳动作业清单:整理书包、擦桌子、拖地、做饭、收纳衣服……按照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实际情况,不同年级安排了力所能及的居家劳动作业,每个学生每天可选择完成一项或多项,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完成自选项目。学校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到家庭日常事务当中,家长们也热情高涨,拍下孩子们在家洗碗、煮饭、扫地、洗衣的现场照片发到班级群。

  这样的作业走“新”更走“心”,应该点赞。如今,大部分孩子是独生子女,在家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上学有人接送,回家有人侍候”,对家里一切家务,诸如洗碗、洗衣、扫地之类的家务活,可以说几乎没有干过,全由家长一手“包揽”。很多家长都觉得,孩子现在读书是大事,至于洗碗、洗衣、扫地之类的家务活,长大了自然就会做的。然而,事实证明,正因为一些学生从未做过洗碗、洗衣、扫地之类的家务事,以至于有些孩子,甚至是上了大学,一旦离开父母便感到无所适从,成了难以展翅高飞的依人小鸟。

  加强劳动教育势在必行。在“分数论”为指引棒的这些年,劳动教育逐渐呈现出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的现象。去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为孩子补上缺失的劳动课”成为社会共识。而今年的“双减”政策,也提出在减轻家长和学生负担的同时,不减责任、不减质量、不减成长,助力学生身心健康和多元发展,做好劳动教育就是其中一项。

  劳动的过程不仅仅是动手的过程,更是提高认识、开发智慧的过程。这几年,一些学校会在寒暑假布置“劳动作业”,但把“劳动作业”列入平时作业的还不多。要想让劳动教育落地生根,助推孩子们全面发展,还需要教育部门、学校、家长共同发力,一起来改变孩子“四体不勤”的状况,提高基本动手技能和独立生活能力,也让孩子磨练意志品格。

  在推进“双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首先各个学校要高度重视劳动实践,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课程,有效地发挥劳动实践的教育作用,并使这一工作常态化、持续化,同时强调转变老师评价理念,注重学生评价的多元与多样,树立劳动意识,培养劳动观念,养成劳动习惯。

  作为家长,在孩子不愿参与家务劳动或难以坚持时,一定要给予及时的支持和帮助,不要因为孩子做得不好就批评,打击孩子的自信心,更不要嫌孩子做得慢就伸手包办代替。无论孩子做得如何,家长都应该给孩子充分的鼓励和赞美,看到孩子在做事过程中的努力和坚持,这样孩子才会爱上做家务,体验到做家务的乐趣和成就感。(□ 袁春梅)


总值班: 吴弋 刘昆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