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从残奥健儿身上汲取精神力量

2021年8月24日至9月5日,第16届残奥会在日本东京举行。在12天的赛程中,中国代表团获得96金60银51铜、一共207枚奖牌的优异成绩,创造了29项世界纪录,连续五届残奥会位列金牌榜、奖牌榜双第一。其中,连云港籍运动员和连云港开放大学学生共获得17金6银2铜,谱写了连云港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的崭新篇章。如此骄人成绩,不仅展现了每个运动健儿的风采,也给我们以启示,激励着每一个人用其中蕴含的强大精神不断自我修炼,不断突破自身的能力边界。勇于突破、自强不息、百折不挠,这也正是我们今天干事创业、奋斗追梦所需要的时代精神。

  “我们拥有翅膀”,这是东京残奥会开幕式的理念。持续近半个月的体育盛宴落下帷幕,但残奥精神永不磨灭。在残奥赛场,我们不仅看到了运动员为超越身体极限而拼搏的奥运精神,看到了乐观向上的阳光心态,更看到了相互关爱的大爱情怀。残奥健儿身上闪烁的人性光辉,照亮每个人的心理世界。

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身残志不残,身残志坚是每个残疾运动员的真实写照。高强度训练、高水平出战,残奥健儿无疑需要付出更多,可贵之处不仅是拼搏的汗水,更有与命运抗争、永不服输的强大精神力量。来自连云港开放大学的乒乓球男子单打TT3级金牌得主冯攀峰,坐在轮椅上既要控制发力,又要控制好轮椅的移动,很不容易。不服输的冯攀峰克服种种困难,刻苦训练,技术不断进步,实现了男子单打“四连冠”。耀眼成绩的背后,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刻苦。残奥健儿用“输在起跑线、赢在终点线”的励志故事,生动诠释了拼搏不止、永不服输的精神魅力。

  乐观开朗的生命怒放。“奥运最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对于人生来说,重要的不是凯旋,而是战斗。”奥运之父顾拜旦的经典名言,映照着残奥事业所蕴含的独特价值与魅力。在残奥会赛场上,有的运动员曾与死神擦肩而过、有的饱受病痛的折磨,但他们并没有垂头丧气、一蹶不振,而是以阳光面对人生黑暗,以微笑面对身体痛苦。连云港开放大学学生孙刚,是家中唯一的孩子,虽然小时候不幸单腿残疾,但从小热爱运动,性格自信阳光,这次一举获得轮椅击剑男子花剑个人A级决赛冠军。向阳而生,终会得到掌声;超越自我,终会获得重生。

  相互关爱的大爱情怀。残奥健儿虽然身体不完美,精神世界却很富足。赛场上是对手,赛场下是朋友。从2014年以来,至今已有45名残疾运动员在我市开放大学接受高等教育。他们每天都要进行高强度的训练,在晚上还要学习。在生活中,他们互帮互助,用汗水用顽强拼搏,证明生命不屈的力量。老师们感受到运动员们内心的坚强和敏感,多年没有更换残疾运动员的班主任,就是想让这份关爱和默契延续。真爱从来不会因为身体不健全而缺席,他们相互关爱、相互尊重的感人瞬间,让无数人感动。

  “生命以痛吻我,我仍报之以歌。”每一位残奥健儿都是人生的赢家,因为他们用奋力拼搏诠释着奥林匹克精神,用阳光乐观创造生命的奇迹,用相互关爱的温度铸就精神的高度,他们身上的人性光辉闪闪发亮,值得每个人学习和致敬。(□ 王文)


总值班: 王夫成 刘昆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