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薪火相传,得先有薪

【连网】考前“加油”,考后“加薪”,托举贫寒学子的大学梦,实现薪火相传,得先有“薪”。这“薪”可解释为贫寒学子因高考成绩优异,而得到的“助学金”。

清人张锳出身寒微,颇知民间疾苦,十分重视教育。他在贵州任兴义知府的13年间,每天午夜,都派差役挑着桐油篓巡城,如见有人挑灯夜读,便为其添勺灯油,据说“加油”源此。一勺油,让兴义人才辈出、民风清朗。后来,其子张之洞心念兴义教育,多次捐书、捐薪。

由此可见,当时的“加油”并非空喊,而是实际的物质赠与。“助学公益行”为贫寒学子“加薪”与之如出一辙。不同的是,当年由知府主导,而今由记者倡导;当年是一勺灯油,现在是一笔现金。

一灯如豆照前程,众人拾柴火焰高。贫寒学子在各个时代、各个地区都有。记者发现,家人因病致贫、因残致贫是主要原因。帮助贫寒学子筹集进入大学的学费,助推他们实现人生梦想,是苍梧晚报“助学公益行”的初衷。在消除千年绝对贫困的今天,置身飞速发展的融媒体时代,做好这件事,若得“薪”得先有“心”。

心从何来?正义、关爱、良知、责任……是新闻人的初心。忠诚党的事业,关注黎民苍生。习近平总书记叮嘱新闻工作者:“要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扶贫助困是道义所在,记者能否担得起来,要看肩上有力量几分。

走访十万公里,分辨贫寒程度,思索“薪金”来源,讲好助学故事……9年光阴,184万余元的助学款,239名贫寒学子的励志故事,11000多位爱心人士参与,正是记者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汇聚彰显。

一颗初心行“四力”,九载坚守助桃李。

“铁脚板”踏遍田野阡陌、街头巷尾,顶着朝阳出发,披着星月回家,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汗,走入寒门,也走进了读者的内心;发现贫寒不仅需要同情心,还要有面对纷繁人群的辨识力、判断力,记者的火眼金睛来自“望闻问切”的积累;“薪”从哪来?这得多思考,善借力,用“搭平台”移“他山石”,让拥有爱心的人士和团体,在慈善行为的自觉中,找到幸福感;讲好助学故事,实现励学敦行,记者得发现规律,提炼精神,用妙笔文章,展现人性之美……由此可见,记者助学不同于行政助学、企业助学、助学贷款的最大之处,在于记者职业赋予的内心有热忱,肩上有担当,眼里有疾苦,手中有资源。

爱心人士相信谁?记者!

90岁的退休教师王伟,看了报纸后,资助一位贫寒女孩本科期间,每年一万元的助学金;企业家李顺成,和记者预约要资助一位考上母校南京邮电大学的贫寒学子;南京大学、山东大学校友会,在校友群里倡议捐助;南京工程学院、常州大学、江苏海洋大学等多所高校的老师,带着助学款,走进学子家中。

新兵捐出了津贴,小学生捐出压岁钱,还有那么多只捐钱,不留名的好心人,一捐就连续多年。

最快的近万元捐款,在消息发布后的1秒钟完成。甚至出现了多人抢着捐、等着捐。

为什么相信记者?并不是因为记者叙述了悲惨,展示了苦难,而是因为记者描绘出希望,勾勒了未来。

生命实苦,但我们始终相信!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人性中的正义善良。多位学子走出了考场就走进了工厂,然而一个暑假的辛劳,赚不够学费、生活费。对于打工赚钱而言,接受捐赠更需要勇气,都是风华正茂的青年,自尊心强,爱面子。记者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保护贫寒学子的内心,让他们向外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向内积淀回报社会的深情。近几年的捐赠者里,都有曾经被捐助过的学子,走上工作岗位的他们,把贫寒转化为财富,用捐赠表达出感恩。

读书为了啥?北宋张载的“横渠四句”,被认为是读书人的最高理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读书不单单为了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也擎举着人生的梦想。上大学为了啥?学习传承知识和技能,这恰是成语“薪火相传”的意思。薪的本意是柴火,正是众人拾柴,才燃起不熄的火焰。

泰戈尔说过,谢谢火焰给你光明,但不要忘了那执灯的人……(王雪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