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有信仰才有远方

近日,笔者认真拜读了著名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方志敏的著作《可爱的中国》,深受教育和鼓舞,体验到一种久违的感动。这本书并非一个故事,而是由几个故事编成的一个合集,其中包括《死!》《狱中纪实》《在狱致全体同志书》《遗信》等11篇文稿、4首诗歌,都是方志敏在狱中所写,将他的共产主义信仰和为国为民牺牲的壮志表现得淋漓尽致,他用敌人劝降的纸笔写下了一个共产党人对信仰的忠诚与执着。

  美国诗人惠特曼曾这样解读信仰的力量:“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信仰作为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选择及持有,为个人提供了精神支柱,定位了道德坐标。方志敏因为有信仰,所以没有左顾右盼,而是奋勇前行;因为有信仰,所以没有贪生怕死,而是慷慨就义。坚定的信仰是方志敏崇高革命精神和坚强革命意志的坚实基础,铸就了这位英雄气壮山河的不凡一生。他对国家对人民的大爱,对党对信仰的忠贞,撼人心、惊天地、泣鬼神!

  哲学家萨特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杨绛说,人要有灵魂,必须得有信仰。中国革命的见证者、中国人民的朋友埃德加·斯诺曾难以理解,为什么成千上万的中国人以各种形式,同情或追随共产党,并为之流血牺牲。到达陕甘宁边区后,这位美国记者经过4个月的耳闻目睹,终于找到了是“信仰的力量”这个答案,并写下了长篇纪实报道《红星照耀中国》。

  一个人信仰一旦形成,就有了奋斗的目标和内在驱动力,从而排除杂念,促使自己去进取、去奋斗,舍弃小我,忘掉私利,在必要的时候勇于牺牲自己。方志敏说,“我的一切,直到我的生命都交给党去了”;雷锋说,“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焦裕禄说,“不改变兰考面貌,我决不离开那里”; 孔繁森说,“一个共产党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在我们党百年的奋斗史上,无数优秀共产党人,一辈子选择为党分忧、为国奉献、为民服务,根本在于信仰的力量。

  正如《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的作者索尔兹伯里所说:“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为理想活着的人,就是这种精神被高度唤起的人。”从蔡和森“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到谷文昌“不带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为人民”,再到马军武“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当卫士”,不同历史时期,总有一大群信仰坚定者撑起国家的脊梁。今天,更需要夯实信仰的支撑、擦亮信仰的底色、激发信仰的力量。有了信仰的力量,就能把握前进方向不迷航,坚持为民宗旨不动摇,恪守党规党纪不越线,保持党员本色不变质。

  心有所信,方能长远。时代塑造了老一辈信仰坚定的共产党员,也是他们塑造了这个时代。同样,属于我们的时代也要靠我们自己去建设,也需要我们去塑造。每名党员干部都要怀揣一颗共产党人的初心,多品尝信仰的味道,多感受信仰的力量,多沐浴信仰的光芒,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切实以一流的工作业绩为强国事业贡献力量。(□ 侯天柱 瞿畅)


总值班: 陈刚 曹银生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