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以百年奋斗伟力“苏”写“强富美高”新篇章

【连网】百年大党,百年华章。从1921到2021,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一世纪风雨兼程,九万里风鹏正举。一百年来,江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薪火相传、接续奋斗,顽强拼搏、砥砺前行,全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交出了“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小康答卷。

高质发展造就“经济强”。创造性地发展乡镇企业,开创苏南模式,兴办出口加工区,发展外向型经济和创新型经济,在全国创造多个“第一”“唯一”;改革开放以来,GDP一直雄踞全国三甲。2020年,GDP首次突破10万亿“大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全国各省区第一,工业经济规模总量全国第一,拥有高校数量全国第一;13个设区市全部进入GDP百强;实际使用外资规模自2003年以来一直保持全国第一,高铁运营里程达2215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5000公里,“轨道上的江苏”风驰电掣,“千里江苏一日还”成现实。以占全国1%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国6%的人口,创造了超过全国10%的经济总量,突显“苏大强”的发展担当。

以民为本成就“百姓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把75%以上的公共财政用于民生领域,不断成就“百姓富”:全省人均GDP达12.5万元,居全国各省、自治区之首;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5.31万元和2.42万元;实现苏北地区四类重点对象存量危房“清零”;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逐年缩小,地区间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收窄。居民的消费水平逐年提升,消费结构不断优化,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久久为功筑就“环境美”。生态兴则文明兴。江苏以“先行者”姿态,勇于创新,大胆探索富有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在全国率先提出“环保优先”方针,把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率先以立法形式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率先划定省级生态保护红线,率先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率先推行水断面“双向”补偿;第一个设立污染防治基金;建成全国第一个环保模范城市……

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22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4个,数量均位居全国前列。全省PM2.5平均浓度38微克/立方米,较2015年下降30.9%,优良天数比率81%;国考断面优Ⅲ比例87.5%,上升25.3个百分点,所有重点断面均消灭劣Ⅴ类;第三方调查的公众对生态环境满意率逐年上升,达93.3%。坚持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扎实推进河湖长制,着力建设生态美丽河湖,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促进生产生活绿色低碳。生态保护红利不断释放,自然生态之美、城乡宜居之美、水韵人文之美、绿色发展之美,正在江苏大地变成现实,水韵江苏正成为“美丽中国”建设样板! 

文明建设铸就社会高度文明。创成29个全国文明城市、273个全国文明村镇、396个全国文明单位;社会文明显著提高,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先进典型不断涌现,先后有近百人获评全国“时代楷模”“人民楷模”“改革先锋”“最美奋斗者”等荣誉称号。如今,放眼江淮大地,经济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安定祥和,处处一派朝气蓬勃、生机盎然、文明和谐的美好景象。

回望百年路、奋进新征程,从党的百年辉煌历史中汲取奋斗伟力,江苏将紧紧围绕“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重大使命,立足新发展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把更多“江苏思考”变成“江苏实践”,继往开来、奋勇前进,不断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新篇章,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周锦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