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板凳课堂”是群众思政好形式

【连网】  每到周五,湖北省当阳市玉阳街道金塔村就格外热闹,伴着盛夏傍晚的微风,村民们摇着扇子、带着小板凳来到了村里的空场上,一场“板凳课堂”即将开始。“今年村里修建玉丰路,要对沿线的屋场大改造,希望大家多支持!”金塔村党支部书记王宗堂早已等候在场地上,村民到齐后,他直接将这次“板凳课堂”的话题抛了出来。(7月13日 人民日报)

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党员驿站等固定场地开办“板凳课堂”,或干脆将“板凳课堂”搬到农家小院、田间地头,讲政策、学党史、传技术、议事项、解纠纷……当阳的做法近年来全国不少地方也很常见,实践中收获了良好效果,得到群众广泛欢迎。最近,中央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提升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和水平,“板凳课堂”传达政策、传授技术、传播文明,不失为值得推广的群众思政好形式。

用乡音传党音,“板凳课堂”连天线接地气。不设主席台,没有话筒音响,十几张或数十张板凳,村民们围坐在一起,听理论宣讲,谈惠民政策,学实用技术,聊村居发展……这样的“板凳课堂”少了距离感多了亲切感,讲的又都是些通俗易懂的明白话、大实话,群众不仅听得进、记得住,而且参与度广、互动性强。特别是身边的“百姓名嘴”“草根名人”现身说法,让党和政府的权威声音传得下来,基层百姓的意见和诉求传得上去,有助于促进党群、干群交流沟通,切实发挥“政策讲堂”“议事平台”的功能。

议民事办实事,“板凳课堂”集众智贴民心。群众性思想政治工作,既要靠讲更要靠做,坚持讲理论、讲道理与解难事、办难事相结合,让大家在具体民生实事的讨论、实施与推进成效中更好地提高政治觉悟和认知水平,领会党和政府方针为民惠民利民政策,理解和支持基层党政部门的具体决策部署。“板凳课堂”亲民为民,广泛听取民声民意、汇聚民智民力,更能体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人民共享的理念,也更有利于调动群众积极性、主动性,打动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群策群力开创基层工作新局面。

解纠纷倡新风,“板凳课堂”聚共识强合力。人心齐泰山移。开展群众工作、推进基层治理、推动乡村振兴、建设乡风文明,离不开稳定和谐的社会局面,离不开思想引领和道德滋养。化解纠纷、解决矛盾,移风易俗、文明实践等等,都是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经常性、常态化、富有烟火气的“板凳课堂”,是群众家门口的“议事堂”,推动群众议、群众解,群众参与、群众监督,有助于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有利于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进一步增进共识、凝聚合力,加快乡村振兴进程。(艾莲莲)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