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名人纪念馆需拓展良性发展空间

【连网】名人纪念馆,作为彰显地方文化特质的公共文化场所,近年来在不少城市都得到了重视与发展。日前,笔者就探访了位于常州青果巷的周有光纪念馆,以及位于扬州东关街的张玉良纪念馆等,借助这些历史名人的事迹脉络,笔者零距离感受到了这些城市独特的人文底蕴和历史情怀。当然,它们的作用不止如此,在名人纪念、学术交流、展览教学等诸多方面,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其存在价值已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可。

毋庸置疑,文化名人是一个地方的文化符号、品牌及资源,具有难以估量的社会价值,为地方文化名人建立纪念馆,展现了地方对文化发展的重视程度,对文化人物的尊重;自然也包含着一种“市场思维”——借助“名人效应”,打造地方文旅品牌,推进地方城市文化形象的传播与推广。

当然,这些名人故居及纪念馆光鲜的背后,也面临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笔者调查和查阅现有资料发现,当前,大部分名人纪念馆的运营经费都是单纯地由地方政府拨款。无论是从最开始的筹建,还是到正式开馆,都离不开地方政府财政的支撑,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纪念馆的经费稳定,但也造成这些纪念馆缺乏市场活力,抗风险能力低,很容易因各种客观因素导致游客减少,维护经费入不敷出,从而难以为继,沦为“摆设”。

当然,也有一些做法相对可取,比如,一些名人纪念馆会与“名人故居”直接挂钩,或者在故居旁边兴建纪念馆及相关配套,以求“成片辐射”;或者直接在故居的基础上进行改扩建,形成多元化的纪念格局。这些做法,无论是在强化旧居利用效率、提升历史文化内涵上,还是在扩大文旅效能、提升经济效益上,都比新建纪念馆更加划算。比如我市就有诸如李汝珍纪念馆、朱自清文化园等基于名人故居遗址为基础兴建的纪念馆,对当地的文化涵育、文旅推广等工作,起到了带动作用。

不过,这种仅靠旧居盘活纪念馆的做法,也有一定弊端,会直接影响场馆的建设规模与未来发展前景。一方面,旧居所处环境会制约纪念馆的发展生态,比如位于我市赣榆区黑林镇的刘少奇纪念室,因地处偏僻地带,交通不便,缺乏对游客的有效吸引力,加上设施相对简陋,导致其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另一方面,旧居新建,会在无形间制造诸多缺乏历史质感的新景观,很容易破坏旧居自成体系的人文景观,削弱历史代入感。

综上所述,如何进一步强化资源利用,不断挖掘名人事迹,打造独具魅力的名人纪念馆,更好地发挥其社会作用,是当前包括我市在内的从业者们都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通过有效的运营模式探索,来实现纪念馆自身的良性循环与发展,更是思考的当务之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