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餐饮业涨价“自救” 是把双刃剑

【连网】受疫情影响,很多行业都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餐饮行业也不例外。为了减少疫情带来的影响,部分餐饮企业开始涨价“自救”,关于复工后涨价的话题纷纷登上热搜。

“人均220+,血旺半份从16元涨到23元;半份土豆片13元……”近日,一位北京的食客在微博晒出自己的海底捞菜单,人均220+的消费账单引发一轮餐饮业涨价热议。对此,海底捞相关负责人也给出了回应,涨价是受疫情及成本上涨影响,但整体菜品调整控制在6%,各城市实行差异化定价。

事实上,涨价的餐饮业并非个案。知名品牌奶茶“喜茶”近日也被爆出数款产品与之前相比上涨了2元;另一名知名奶茶品牌“奈雪的茶”也有个别产品价格上调了1元。

有业内人士表示,餐饮企业菜品涨价的背后,反映出了餐饮业受疫情冲击遭受的巨大损失。尽管现在餐饮业堂食陆续开放,但出于疫情防控考虑,很多门店都采取措施保持顾客距离,有的门店甚至明确一桌不能超过3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客流量。所以,今后一段时间或将有更多餐饮企业会提升菜品价格。

不过对于餐饮企业涨价,很多网友表示不买账———“这是将疫情的损失变相转嫁给了消费者,不能接受。”笔者认为,餐饮企业菜品涨价的背后,的确反映出该行业在疫情中的巨大损失,但靠菜品涨价来“自救”得不偿失。涨价是一把双刃剑,表面上看似用提高菜品价格的方法弥补了一部分被疫情影响而造成的损失,而实际上却伤害了顾客的利益,失去了顾客的信任,最终损害的是企业自己的信誉。

餐饮企业如何面对疫情冲击带来的经营压力?笔者认为,复工复产后,随着全国经济逐渐复苏,市场消费肯定会出现反弹,这也正是企业提高品牌知名度和顾客忠诚度的大好时机,涨价带来的经济效益只是暂时的,长此以往肯定会损害广大消费者的消费热情和品牌认同度。企业应该提高自身的抗打击能力,与其在参与涨价上动脑筋,不如在创新产品、转变经营方式和持续优化服务上多下功夫。疫情期间,很多餐饮企业选择关门歇业,但也有一些餐饮企业积极转变思路,改变经营策略,变被动“等客上门”为主动“送菜到家”。如有的酒店大力拓展外卖、外送业务;有的酒店将菜肴烹制好之后打包再用餐车推到小区门口销售;还有的酒店让糕点师制作出精美的点心摆放在门口售卖……这些转变经营思路的“自救”方式大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疫情过后,随着消费市场的逐渐复苏,餐饮企业还可根据市场需要继续扩大外送订餐,同时在创新产品、优化服务等方面下下功夫,相信取得的效果肯定比单纯的涨价要好得多。( 侍敏)

相关新闻